谁是最无能的角色
作者:西闪
2130字节
点击:5809
回复:703
所属分类:文字游戏
创建时间:2007-04-06 23:19:17
最后修改时间:2007-04-06 23:19:17
“最牛钉子户”事件尘埃落定。在《物权法》颁布之际,在中国人维权意识空前高涨的背景中,如果我们把“最牛钉子户”事件看作一出大型历史舞台剧,那么谁扮演的角色是成功的呢?
杨武、吴萍的角色扮演得很好。作为维护自己私有财产的业主,不断抗争,也不断成长,四年下来,在《物权法》出台前后成为舞台上的主角。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他们忠实于自己的角色,好样的。
大多数媒体的角色扮演得也不错。网络媒体扮演的角色是天真烂漫的,几张照片不经意就将网络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了。他们是本色出演。纸媒的反应也很快,尤其是以《南都周刊》为代表的南方报系,出手果敢,立场鲜明,且势大力沉,堪称演技实力派。电视媒体逊色不少,不过他们本是弱势媒体,并没有人寄望于斯。经验告诉我,媒体的天然缺陷是对事物的关注总是无法持久,而他们的热情持续不了多久。一旦他们有了新的热点蜂拥而去,“最牛钉子户”的末日就到了。不过大体来说,媒体尽职了。
官员和开发商也尽力扮演了他们的角色。他们在众人的目光下时而气势如虹,时而恩威并施。台上高姿态,台下挖墙脚。这样的角色不好演,但有利益在,他们坚信胳膊拧不过大腿,撑过来最艰难的时日,胜利终归属于他们。老实说,这出大戏里面,没有他们就没有戏剧冲突。他们也是好样的。
还有一群角色是知识分子们扮演的。其代表就是那些《物权法》的起草人士,他们也在演出自己的角色,可惜的是他们演得不好,很不好。他们在云端喊话:“如果补偿合理,就应该拆迁”、“公有财产要予以保护,私人的合法财产也要保护”、“媒体不了解事实”等等。可他们的喊话带来的除了更多的困惑和混乱,别无其它。
我发现有趣的是,除了所谓法学家之类的所谓知识分子,其他几种角色都与杨武、吴萍发生了直接的关系。媒体面对面采访他们,法院的强制令直接送达他们手中,开发商更是用断水断电断路的方式直接与他们交锋。也就是说,在这出历史剧中,他们同在台上。惟独知识分子仿佛成了川剧中的“帮腔”,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他们放不下这个身段,可能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困难地爬上那座“孤岛”,去和那些卑微的甚至有些愚顽的人握手、说话,了解他们的困境,了解法律在其间遭遇的实实在在的尴尬。
或许有人会反问:这有什么用?的确,这究竟有什么用呢?他们走下凡间,也许能解决目前的困境,也许根本不能。可是我还是觉得,他们扮演的角色太苍白了。而本来,他们弯腰俯身,走入杨武、吴萍的那座“孤岛”的姿态可以为这出戏增添一份诗意。诗意中,既应有一起创造历史的使命感,也应有人性的温暖光辉,以及在这光辉下闪烁的,因共同感受社会阵痛的相惜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