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n - 记录个人历史 Ver 3.0.0
http://www.bloggern.com
首页  留言本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事出有因
作者:葬月   6238字节   点击:30562   回复:979   所属分类:世间百态
创建时间:2007-04-07 11:58:36   最后修改时间:2007-04-07 11:58:36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正文
  -------------------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
  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
  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
  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
  
  程本直说: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汉也。唯其痴,故举世最爱者钱,袁公不知爱也。唯其痴,故举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怕也。于是乎举世所不敢任之劳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辞也。于是乎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疑,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也。所谓: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疑;就是与金人议和。
  北京城里的居民的心理和皇帝是一样的。顾到的只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大家听信了谣言,说袁崇焕不肯出战,别有用心。
  于是,有人在城头向城下的袁部骑兵抛掷石头,骂他们是汉奸兵。
  这种盲目的群众心理,实在是很可怕的。近代的群众心理学书籍中常有提到。
  这一次宁远大战,清兵猛攻,眼见城破在即,百姓就大骂袁崇焕害人,清兵退后。便即大哭拜谢。据动物学家的调查报告,合群的动物(如老鼠)在遇到危难时,往往会撕杀同类。或许是出于同一心理。
  
  崇祯召袁崇焕和祖太寿进宫,问不了几句话,喝令将袁崇焕逮捕。囚入御牢。
  从兵将在城下大哭。
  祖大寿与何可纲惊怒交集,立即带了部队回锦州去了。
  正在兼程南下赴援的袁部主力军,在途中得悉主帅无罪被捕。北京城中皇帝和百姓都说他们是汉奸兵,当然也就掉头而回。
  
  中国历史上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但敌军兵临城下而将城防总司令下狱却是第一次发生。
  
  个人的私怨,妒忌,党派冲突,谣言,交织成了一张诬陷的罗网,而最令人感到痛心的,是袁崇焕的亲信----谢尚政的叛卖。
  
  谢尚政是东莞人,武举,袁崇焕第一次到山海关,第一次上奏章就保荐他,说是自己平生所结的”死士“。可见是袁崇焕年轻时就结交的好朋友。
  兵部尚书梁廷栋觉得要杀袁崇焕没有什么充分理由,便授意谢尚政诬告,答允他事成之后,可升他为福建总兵。谢尚政利欲熏心,居然就出头诬告这个平生待他恩义最深的主帅。
  
  以袁崇焕知人之明,毕竟还是看错了谢尚政。对崇祯的糊涂与奸臣的诬陷,或许并不痛恨。因为崇祯与众奸臣本来就是那样的人。
  
  但对于谢尚政的忘恩负义,一定是耿耿与怀吧?或许,他也曾想到了。就算是岳飞,也被部下大将王贵所诬告,因而构成了风波亭之狱。只是王贵诬告,是由于秦桧,张俊的威迫。谢尚政却是受了利诱,比较起来,谢尚政又卑鄙些。可是谢尚政枉作小人。他的总兵梦并没有做成。
  
  袁崇焕被绑上刑声,刽子手还没有动手,北京的众百姓就扑上去抢着咬他的肉,直咬到了内脏。郐子手依照规定,一刀刀的将他身上肌肉割下来。众百姓围在旁边,纷纷叫骂,出钱买他的肉,一钱银子只能买到一片,买到后咬一口,骂一声:汉奸!
  
  因为北京城的百姓认定,去年清兵围城是他故意引来的。
  很难说这样的谣言从何而来,是痛恨袁崇焕的大臣与太监们散播出去的?
  还是一般群众天生的喜欢听信谣言?又或许,受到了重大惊恐和损失的北京百姓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
  
  从长远为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然而当他们受到欺蒙之时,盲目而冲动的群众,可以和暴君一样的糊涂,一样的残酷。但隔得远了一些,自己的生命财产并不受到直接影响时,人们就可以冷静地思考了。所以除了北京城里的一批受欺骗的百姓,天下都知道袁崇焕是冤枉的,连朝鲜的君臣百姓也知道他的冤枉,为他的被害感到不平。
  
  袁崇焕死后,骸骨弃在地下,无人敢去收葬。他有一个姓余的仆人,顺德马江人,半夜里去偷了骸骨,收葬在广渠门内的广东义园。隔一道城墙,广渠门外的一片广场之上,城壕之中,便是八个半月之前,袁崇焕率领将士大呼酣战的地方。
  他拼了性命击退来犯的十倍敌军,保卫了皇帝和北京城中百姓的性命。皇帝国和北京城的百姓则将他割成了碎块。
  
  那姓余的义仆终身守墓不去,死后就葬在袁墓之旁。非常奇怪的是,余君的子孙世世代代都在袁崇焕的墓旁看守。直到民国五年,看守袁墓的仍是余君的子孙,他们说是为了遵守祖宗的遗训。
  
  当我读到满清的皇太极怎样设反间计,崇祯和他的大臣们怎样商量要不 要杀死袁崇焕,同样有剧列的凄怆之感!
  
  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上:崇祯间有民谣曰:
   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为非作歹的享尽荣华,持斋行善的活活饿煞。老天爷,你年纪大,你不会作天,你塌了罢!
  此种时日曷丧之心理,非人民痛苦至极者。宁忍出此?/
  
  评论正方观点
  -------------------
  袁崇焕不是民族英雄 就像岳飞也不是民族英雄一样 袁崇焕抗击的是满人 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岳飞抗击的是金 也就是女真 也等于现在的满族 而戚继光才是民族英雄 因为他抗击的是外来入侵者
  我们国家自己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内战 不会产生民族英雄 除非你是认为天下就该由汉人来统治 汉人高于一切 一切反对汉人统治的行为都是不对的 所有的少数民族都在反外来侵略的的战争中为国家做出过巨大的牺牲 无论是满人 苗人 蒙古人 维吾尔人 藏人等等都为我们的国家抛洒过热血 把袁崇焕和岳飞等人看成民族英雄的做法是历史的错误
  最后 我是个满人 镶黄旗
  
  评论反方观点
  -------------------
  恩 袁不是英雄 岳飞不是英雄 张自忠不是英雄
  他们严重破坏了民族融合 防碍了大东亚共荣圈
  只要最后大家在一起了 那么当初的镇痛就不算什么了
  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 南京大屠杀 这些都是小意思 是为了民族融合必须付出的代价
  这是你们这些犬科类想宣扬的逻辑么?
  
  
  什么叫外来侵略者? 只要最后入主中原了就是自己人了吧? 那我真替日本狗可惜了
  他们差一步就从精神上彻底摧毁这个民族了 这个民族有太多强词夺理为自己行为辩护的汉奸了。
  我从不仇视满人 ,但是当满人侮蔑为了汉人同胞抗击女真族的英雄时 他们连日本杂种都不如。
  想想也能理解 满洲国怎么来的大家心里有数
  
  我很难想象一位英雄为了自己的同胞不被屠杀不被奸淫抛头颅撒热血到最后一滴血,惨死后灵魂还不得安宁被自己同胞抛弃。放眼全球就中华民族会有这等奇闻吧。
  
  西方世界观里面 生命值得用一切手段去捍卫,无论什么民族。敌人的妇孺也有生存权。
  在东方价值观里面会有“以后可能会是我子孙的同族,所以现在尽管杀我的妻儿” 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都不能去捍卫。
  你们这些混蛋!
  
  犬类有犬类的说法 人类有人类的态度 至少表明一下
  
  反方观点二:
  这个我昨天还和goldberg说了我的看法,我现在回帖再说一遍:他们都是民族英雄,这点是肯定的,不要跟我说满人,女真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不要说岳飞只是抗金英雄,不是民族英雄!民族这个词很多人都没弄懂,民族一词的来历很多人也不清楚,准确的说中华民族一词是清末才提出来的,之前根本没有这个说法,现代某些人狭隘的以当前民族的定义去定义岳飞那个时代的民族,能一样吗?岳飞那个时候汉人和女真是一个民族吗?都是中华民族吗?岳飞那个时候,他的族人就是汉人,女真现在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但在当时,就是外来的侵略者!怎么说岳飞不是民族英雄?袁崇焕也是如此,那个时候满人也不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大家都知道成吉思汗时期中国的辉煌,蒙古的铁蹄曾经几乎踏遍了整个欧洲,按照某些喜欢乱用民族圈子的人的说法,现在的英国人,法国人其实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了?那清朝时八国联军在中国抢劫那叫内战?荒谬!
  
  
附件:
评论:
来自: 222.130.146.*   字节:75  ID:3108  发贴时间:2007-04-07 13:54:43  原贴 
要是按这种说法,他们不但不是英雄,反而是破坏祖国统一的罪人了。。。

 
来自: 221.236.154.*   字节:31  ID:3109  发贴时间:2007-04-07 14:30:18  原贴 
楼上应该看下后面的 正反方观点。  
来自: 小来   字节:162  ID:3112  发贴时间:2007-04-07 16:39:20  原贴 
现在守墓的还是余姓子孙。

不过余家只剩下一个女子了。屋子小而且阴暗,为了守墓而不肯搬走。她儿子在给袁崇焕寻找新墓地的路上出车祸死了。

去年一个电视节目里看的。  
来自: 小来   字节:18  ID:3113  发贴时间:2007-04-07 16:39:47  原贴 
不对,是姓佘的……  
来自: 221.236.154.*   字节:19  ID:3114  发贴时间:2007-04-07 17:29:31  原贴 
真牛, she 这个吧?  
来自: 61.149.214.*   字节:72  ID:3118  发贴时间:2007-04-07 19:52:56  原贴 
正文是你转的?
完全和金老头子的袁宗焕评传一样嘛,就只是文字上略有出入。  
来自: 58.91.30.*   字节:165  ID:3119  发贴时间:2007-04-07 20:27:51  原贴 
这位博主是不是原来要fuck the world的?我知道这样说很冒昧,不过我真的觉得你应该多看看,少说说。

对挑剔人家的概念对自己使用的概念又不作定义的愤青真的很有意见的小k留  
来自: 221.236.155.*   字节:52  ID:3121  发贴时间:2007-04-07 22:25:37  原贴 
我先说明,上面这个文章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转载。  
来自: 221.216.73.*   字节:42  ID:3130  发贴时间:2007-04-08 14:01:25  原贴 
这个说明说得太晚了,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本文允许匿名评论

发表评论:(最长不得超过128KB)
验证码:


您不能对本文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