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观影记录(下)
作者:楚天长歌
5499字节
点击:4527
回复:709
所属分类:观影
创建时间:2007-02-01 23:52:10
最后修改时间:2007-02-11 02:06:38
《黄金甲》
因那刺激眼球的乳浪,思想主旨被低估的电影。《黄金甲》其实没那么多可以嘲笑之处,金壁辉煌的宫殿波澜壮阔的乳浪也可以看作对皇权对肉欲的反讽。对人性阴暗面的揭示向来是张艺谋作品的主旋律,并非是展示什么就是在颂扬什么,换种眼光,片尾鲜花掩盖血迹,满天礼花,万人合唱,也可看作辛辣的嘲讽。
张氏的作品系列,很有些矛盾。有思维深度的作品虽多,却也有为专制唱赞歌的《英雄》情节幼稚的《十面埋伏》。如果说形式上迥异,是导演在探索不同的表现手法,但思想水平的高低不同,又是何解?张艺谋的电影大多改编自文学佳作,似乎唯有《英雄》《十面埋伏》是原创的,可不可以认为这两部作品才反映了其真实的思维水准呢?只是推断,不能定论。
看《黄金甲》不是次愉快的观影经历,一来不喜欢这样的故事,二来这样的话题电影,看前难免受资讯的干扰,看时往往思绪繁杂,不能以简单心情观影。
《三峡好人》
可贵之处在把镜头对准了底层,这在当下的电影,起码在能公映的电影中实
属罕见。看片之前,我认定此片是部闷片,但本片的平民视角吸引了我,无需下太大决心便也看完了。
虽然知道电影里对应角色就是真实人物演的,但我还是以为这不算反映真实,镜头下面的群众演员说话拿腔拿调,不是他们平时的的口语,没有现实感。倒还不如张艺谋的几部农村题材片来得真实。
虽然尊敬这样的电影,但却不推崇这样的电影,它在于《黄金甲》对抗中的惨败已经说明了,真正的好电影,也不仅仅要有好的思想,也需要好的情节。把镜头对准底层,也可说是一种姿态,让影像广为人知,才是一种作为。
《伤城》
同期上映的前两部作品相比,《伤城》是最精致的,也是最没思想性的,除了剪辑和叙述手法,基本可说了无新意。复仇故事的泛觞,走得还是煽情路线。
《军火之王》
赫然发现自己的阴暗面。本片主角是个冷血的军火商,甚至把枪支弹药卖给正要进行种族清洗的屠杀者。但看片时我基本丧失了善恶判断,只是羡慕主角的丰富多彩的经历。到最后主角也陷入了牢狱之中,竟是一阵的惋惜。任何事情只要触及自身,往往道德标准就会降低,这我也是知道的,却没料到看电影代入角色后是这样的心理阴暗人性缺失,似乎有成为大恶人的潜质。
片尾字幕有这样的话语:虽然军火商在倒卖枪支弹药,但这世界上最大军火供应者还是……本以为肯定要说美国,却没想到下一句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好莱坞大片的武器库中也有不少中国制造,这应该是实际情况。以前在新闻中看到国家有研发了领先世界的先进武器时总是欢欣鼓舞,却没想到其中的部分也是在当今世界的战乱中扮演角色。
《惊爆内幕》
这是本我们看不懂的电影。抽烟抽病了居然还可以向烟草公司索赔,抽烟有害健康这是尽人皆知的,在美国却是烟草巨头极力掩盖的秘密,他们赌咒发誓坚持香烟的无害,而一旦谎言被揭穿,则所有的烟草公司都面临巨额赔偿。而我们这边,即使香烟有害健康印在烟盒上,即使因吸烟患上不治的绝症,也不会有相应的赔偿落实于病者。
有感于美国新闻界坚持真实的原则性,这种原则性在于美国媒体深知自己的衣食父母是平民百姓,一旦播报虚假信息无异于自掘坟墓;也在于美国媒体的互相牵制,一旦播报虚假信息便是送给竞争者最好的武器。这种原则性基本不受干扰,除非出现媒体垄断和国家控制。
《慕尼黑》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故事。虽然以复仇的以色列人为主要视角,但在情节编排中不时体现编导的反思。
《大电影之数百万》
看预告时,我担心电影一味恶搞,不重情节,牵强模仿,生搬硬套。考虑到这部片子是国内著名的喜剧片导演阿甘,这种担心更是加重。好在财神还有些手段,他应该是设计好了故事脉络,构建了大体框架,也就是先确立了一个可以讲好的故事,然后在考虑如何在其中穿插些恶搞情节的。更值得表扬的是,该片展现的是小市民炒房的困苦,比较的亲民,靠近群众。
《时尚女魔头》
据说本片是世界顶极名牌的展示秀,可惜本人连国产名牌都不感冒,那满目时尚衣物也就视做无物了。本片的故事其实也不新鲜,最后主人公还是放弃物质诱惑追求自身理想,总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有这么高的票房,一靠衣服的品牌,二靠演员的品牌:梅丽尔.斯特里普。
《分手男女》
好莱坞的动作大片往往上演最后一分钟的营救,好莱坞的情感片则经常上演最后一分钟的追赶,在最后时刻,男主角赶到机场,奔向暗然神伤的女主角,随后两人紧紧相拥,大团圆结局。套路用久了,也怕观众厌倦,于是近年来的电影中,男女主角到最后也失之交臂,但坚持到底的男主角又会立即买好机票,直追女主角的目的地而去,幸福的重逢可以预期。本片给我最大的意外是,男女主角居然到最后也没有复合,虽然留了点光明的尾巴,但走得是现实路线。
此片的情节几近于冯巩的旧作《离婚合同》,而更富生活化,几段夫妻吵嘴甚是逼真,除此之外,也无亮点。不错的票房,大概也要归因于詹妮弗•安妮斯顿这位新一代的美国甜心和她的绯闻了。
《同居三人行》
去年《婚礼傲客》中的最佳拍档今年各走各路,文斯.沃恩《分手男女》的成绩不错,欧文.威尔逊延续《婚礼傲客》的脉络而拍的《同居三人行》却是惨淡收场,看完此片觉得也不是观众厌倦了此类题材,而是牵强的故事赶走了观众。
《生存游戏》
你所操控的游戏人物死了,也就预示这你的失望,游戏怎么死,你就会怎么死。这是个上佳的恐怖片创意,可惜被本片浪费了。
《镜子面具》
看此片也是上了预告片的当,虽然有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影像,但本片的想象力还是有限,形式上创新总是不及构思上的创新。
《碟中碟3》
细节上有些看头,而整体老套,终成了一蟹不如一蟹的三部曲。那些布局太过精妙也是问题,我不相信,分秒不能差的计划(如梵蒂冈那一节)会在现实中完满实现,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居然能完成,也只能在电影中了。
《怪物》
这是韩国06年最卖座的电影,颇可一看。开场有些滑稽,而后逐渐向正剧发展,然后悲情收局,当然还有个温馨的尾巴。影片中对美帝国主义的控诉和嘲讽,应该很能引起韩人的共鸣,是票房的一大助力。其实祸首应该是官僚主义,美帝是此片中官僚主义的化身罢了。与我们的最卖座的《黄金甲》相比,前者终归还是有些希望的,而后者则是不给一点希望。但我认为《怪物》是悲剧,《黄金甲》反而不是。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坏给你看,《怪物》中有闪光的人性,而《黄金甲》人性皆已扭曲,几无可同情的人物。
1月6日 七秒钟 军火之王;1月8日 惊爆内幕;1月15日 大电影之数百万;1月16日 满城尽带黄金甲;1月20日 慕尼黑;1月24日 生存游戏;1月25日 时尚女魔头(穿Prada的恶魔);1月26日 怪物 同居三人行;1月27日 德州链锯杀人狂前传 分手男女;1月28日 碟中碟3 ;1月29日 镜子面具;1月30日 三峡好人;1月31日 伤城。1月中旬看迷失第一、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