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读杂记7 自由主义
作者:楚天长歌
3598字节
点击:4945
回复:721
所属分类:看书
创建时间:2007-05-02 00:55:32
最后修改时间:2007-05-02 18:41:04
自由主义首先是一种学理,然后是一种现实要求。它的哲学观是经验主义,与先验主义相对而立;它的历史观是试错演进理论,与各种形式的历史决定论相对而立;它的变革观是渐进主义的扩展演化,与激进主义的人为建构相对而立。它在经济上要求市场机制,与计划经济相对而立;它在政治上要求代议制民主和宪政法法治,即反对个人或少数人专制,也反对多数人以“公意”的名义实行群众专政;在伦理上它要求保障个人价值,认为各种价值化约到最后,个人不能化约,不能被牺牲为任何抽象目的的工具。
以上是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书中关于“自由主义”的定义(具体文字在“1998:自由主义学理的言说”文中),虽不知道这是朱学勤的说法,还是自由主义者的共识,这段文字总归是本人今年阅读的最大收获,甚至可以说,由此开始,本人有了真正的思想根柢,那就是自由主义。
大概在高中时代,就很确信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建立了,实际上呢,远不是如此,不过是一知半解的糊涂小子罢了。想事情没思想,看事情没见解,做事情没方法,向来懵懵懂懂,一直浑浑噩噩,不知空耗多少时光。如今到了而立之年,才算确立了点思想主旨,但在知识、眼界、方法论上还是浅薄的很,实在是惭愧。
朱学勤先生在《书斋里的革命》一书中也提到过他的少年求学经历,他的名篇“思想史上的失踪者”有这样的段落:“自己中学毕业后,选择插队落户地点,拒绝与同年龄的同学同行,而是一个人选择了没有国家分配名额的河南省兰考县。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当时已经有9个上海重点中学的高中生自愿组成了一个集体户,在那里开辟了一个边劳动边读书边思考的生活格局。”这样的年龄有这等见识和勇气,初看到此节,真是即惊且羡。
俺小的时候,唯一可提的就是比周围的人多读了些书,没有方向,也没人指引,只是胡乱的看,虽然也有人言道:乱读书,不加选择,一直读下去,终有百川归海的一天,到那时,见识眼光自现,一书在手好坏自辩。但在当时还较封闭的环境里,才智不过中人,又没有指引,终究是难有多高见识的。
中学时代基本被磨灭了个性,循规蹈矩,是个视纪律、制度为准绳的顺从者。虽然政治老师课上的死板机械,但那时还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就算有些小小疑惑(比如共产主义的理想既然从未实现,怎能言之凿凿描绘出来),依然奉为圭皋,与其说是被理论折服,倒不如说为那解放人类的宏大理想所吸引,在少年时代,谁不会这样终极目标而热血沸腾。
学业结束后,眼界宽广起来,又喜读历史书籍,渐渐知道了粉饰下的历史真面目,感慨于专制的残暴,却还未将怀疑放到马克思主义本身上,如此崇高目标的理想岂会是现实惨剧的思想根源。
那时节也只是一味迷信书籍,没有自己的思辨,看到很多文章中已开始轻视甚至鄙夷马克思主义,加上历史与现实的印证,便也觉得这个主义不好起来,至于为什么,却不道清原因,不知其所以然。
于网络初起时,就开始依靠网络大肆收藏书籍,但却是只收不看。大概在01年时便已下载了哈耶克、哈维尔等著作,直到如今也未翻过,即使林达那通俗易懂的常识普及书,也没读过。间或在一些杂志、网文中,读到些真见卓识,但也不归纳,所以即使有点思想,也是零乱而不系统。
这时期最大的收获来自于顾准,惭愧的是只看了一本众人追忆其生平、介绍其学识的《顾准寻思录》,其后买的《顾准文集》又束之高阁了。那时也是敬仰其精神大过敬佩其思想。心底里,对顾准最后选择经验主义还有些不以为然,这是受了多年教学灌输使然,总觉得人类社会该有个崇高的目标先进的理念指引前进,要是靠经验慢慢发展岂不是太没劲了。
终于我那点卑微的思想,在近期的阅读中有了推进,一来是对历史与现实的了解更深了,二来是开始自觉的寻找自己的思想主旨。更巧的是,最近的读书计划中列朱学勤为首位,《书斋里的革命》为首篇,阅读中,书中的理念与所见所知相印证,思想渐被理顺,谬见也被清理,待看到本文首段中那关于“自由主义”的定义,更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这种感觉却不是感性的,乃是因为定义所含的思想和主张,本也在历年的阅读和体悟中有所认识,此时被精准的总结出来,所以才会服膺。读书到此,思想上算是有了归属。当然现在的信奉,已不再是盲信盲从,自由主义的哲学观即为经验主义,没有经验、知识相佐证,我也是不会信服的。所信服的也并非自由主义这个名头,而是其中为历史和现实所验证的主张和理念。
以上为浅薄之人肤浅的思想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