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垂平野阔:关于《红火星》的只言片语
作者:青年半人机器
3260字节
点击:44721
回复:5052
所属分类:机器文化生活集
创建时间:2008-09-21 13:46:30
最后修改时间:2008-09-21 13:46:30
星垂平野阔:关于《红火星》的只言片语
P.《红火星》,作者金·斯坦利·罗宾逊。(Red Mars by Kin Stanley Robinson)
1.毫无疑问,科幻小说也有大小年,1993年,《红火星》在雨果奖中输给了康妮·威利斯的《末日之书》和弗诺·文奇的《深渊上的火》,后两者伯仲难分,罕见的并列获奖,这一年无疑是科幻小说的大年。也许是雨果奖评委略感愧疚,随后的94年和97年,他们把最佳小说奖都塞给了罗宾逊的《绿火星》和《蓝火星》。
2.我曾经觉得哈尔·克莱门特的《重力使命》挺不错的。作为一部著名的硬科幻经典,读到它之前我在心里给《重力使命》打五分,读过之后打三分,最后,和《红火星》比起来,这本小说就像是儿童文学一样简单而浅显,毕竟《重力使命》是1955年出版的,科学的发展会不断推进科幻的边界,把曾经辉煌的那些科幻小说尤其是硬科幻小说丢进垃圾桶去。
3.第二条的说法是错误的,除了“永恒的人性”,还有阿瑟·克拉克,多年后读起来依然激动人心。
4.硬科幻小说需要做大量的功课,需要思路缜密,奇幻小说往往只注重如何描写奇景,硬科幻还有百分之九十的精力要考虑冰山在水面以下的合理性,要建造奇景背后的脚手架,这就是为什么硬科幻的读者更加死忠,因为他们能看到并且十分欣赏美好的脚手架!硬科幻读者对软科幻的看法可以用一句诗概括,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5.关于第四条,需要进一步补充的是,老外创造了一个有趣的词,叫做technoporn,请注意,它和porn无关……而是用来描述Geek们追求硬度的那种状态。
6.罗宾逊的勤奋令人惊叹,兔子等着瞧说得好,在罗宾逊之后,再描写火星的小说都很难不受其影响,他开创了一个广阔而合理的火星全景,从此,老式火星题材像火星运河一样,被彻底的否定了。
7.所有的角色中我最不喜欢玛雅,一个毫无说服力的人物,事实上,这本书可以醒目的分为上半卷(技术)和下半卷(政治),上半卷的人物在下半卷基本无所事事,下半卷的人物在上半卷里面只觉得他多余,综观全书,玛雅最多余。我谨慎的认为作者既不了解俄罗斯,也不了解女性。科学怪人不了解女性是正常的!科学怪人,白领丽人和文学青年是世界上的三种极端产物,都应该统统消灭!
8.所有角色中我当然最喜欢伟大的工程师娜蒂雅·车尔尼雪夫斯基!工程师是世界的基石!当然,全书中我也最喜欢娜蒂雅建设火星的部分,我喜欢所有的技术描写。
9.公路小说是不是美国的一大发明?广阔的国度和发达的高速孕育了不断旅行和追寻的理念,以至于在幻想圈里,我们也有神仙版公路小说《美国众神》,现在又来了一个火星版公路小说《红火星》。手执一张火星地图(最好是NASA公布的巨大清晰版),用铅笔勾勒出安、娜蒂雅、约翰、法兰克先后穿越火星的旅程,想象他们所见到的一切,这种阅读体验无与伦比。
10.公路小说当然是中国人的发明!《西游记》!《镜花缘》!一切现代文明都是向我们祖先剽窃的!应该收他们专利费!
11.火星也许是科幻小说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对此有多部专著论述。科幻迷都应该比一比,看看你能说出多少部关于火星的科幻小说/影视,资深科幻迷应该限时,火星红火星绿火星蓝火星白火星移动火星大战火星人火星公主火星棋子火星编年史火星上的思想剽窃者……
12.如果要挑毛病,那么景色的描写似乎多了一些,作者在把握人物方面还有些弱,玛雅和米歇尔单薄,其他人物的言行有时也缺乏合理性,但是瑕不掩瑜,这是一部激动人心的作品。
13.说完了。
A.是的,我就是赫尔曼·黑塞所说的,副刊文字的儿女们,摇着一个毫无思想体系只有散碎银两的大脑。我对于任何事情的看法,三句话都能说完,更不能保证这些旋风吹来的散碎思想保持逻辑上前后一致……可见,最适合我的书评方式也只有只言片语了,也许仅次于沉默?
B.当然,上文也可以换一种说法,知识的线索在时空中伸展,而我游荡在万花筒的中央,在四面八方都看到可能性,这一瞬间我想四散而去,消亡在追寻知识的旅途里,但页边的空白太小了写不下,我的双脚被钉在这里,地铁正在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