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n - 记录个人历史 Ver 3.0.0
http://www.bloggern.com
首页  留言本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从空盒子看工业工程
作者:秋风入松   2195字节   点击:9923   回复:1501   所属分类:杂谈
创建时间:2009-04-15 16:22:02   最后修改时间:2009-04-15 16:22:02  

这是一个网上看来的笑话,“博士后和民工的区别”: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来说:你他妈给老子把这个搞定,不然你给老子爬~。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在生产线旁边放了台风扇猛吹,空皂盒自然会被吹走

我想讲这个笑话的人肯定是想嘲笑博士后,想出的办法还不如什么文凭都没有的小工,无论从花费的时间上还是金钱上。顺便其实也在贬低现代工业工程技术,靠那些个严谨的分析研究规划执行,最后的效果和小工的被逼无奈一样。真一样吗?不是的。。。

首先从小工说起。一台电风扇是可以把盒子吹离生产线,但吹到哪里去?会不会吹得满车间都是,会不会偶尔落到生产线的其他地方造成整条产线的故障?况且吹得满车间都是的话,还要专门配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按照生产线的运作时间上班,专门用来捡盒子?简单地说,没错,小工是解决了一个问题,但是后面的很多问题还不确定,还需要继续想办法解决。

而博士后设计的方案呢?首先,机械手把空盒子推走,可以推到新增加的一条传送带上,传送回灌装点重新灌装;或者传送到某个特定的地方等待处理。自动的生产线仍然是自动的整洁的高效的可无人值守的。其次,如果哪天改成某种电风扇吹不动的包装,这套装置还是可以检测出空盒子(当然这是我想象的,但是通过改动探测技术,应该还是比较容易做到)。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博士后的方案可以对探测器检测到的空盒进行记录,例如产生空盒的时间、频率等,从而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分析产线的缺陷,查找漏装的原因,彻底改进生产线。

其实这个例子用来说明工业工程真的非常贴切。工业工程不是说简单的帮工厂解决某一个表面问题——正像这个例子说的,一个小工也能做到,用不着工业工程师或者博士后。工业工程做的,是通过解决表面的问题,发现隐藏的问题,对生产线或者流程做整体优化,有序有效率和更有序更有效率的保持生产运作。这才是工业工程区别于普通生产改良技术的关键所在。所以不要小看了博士后花了几十万做出来的这个解决方案,这也许就是下一代香皂包装生产线(或者其他什么的包装生产线)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品质检测环节。说不定那位乡镇企业的老板几年后还要花费重金再买这样的一套机器回来呢。
附件:
评论:
来自: 219.141.190.*   字节:36  ID:13491  发贴时间:2009-04-15 16:30:18  原贴 
我想那个笑话说的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  
来自: 秋风入松   字节:90  ID:13496  发贴时间:2009-04-15 18:13:35  原贴 
额。。。大概也许应该可能是吧。。。反正我的第一感觉是工业工程,可能是工作和学习的关系。。。  
来自: 202.91.182.*   字节:158  ID:13534  发贴时间:2009-04-16 11:31:00  原贴 
你所说的电风扇的不足,都可以人工解决。中国不少人。若在国外,人工贵,机械好。在中国,人工便宜,所以,可以解决的。

找个女孩,捡纸盒,天天统计,即可。

一虫  
来自: 218.17.152.*   字节:264  ID:13545  发贴时间:2009-04-16 13:59:54  原贴 
呵呵,一虫你说的这个我想了但是没写出来。工业工程之所以在国外那么快的发展起来,一种重要原因是国外人少,所以着重于提高单人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动作、流程规划,以及大量使用机械设备

国内,说实话,以前不用生产线,找一批工人人工灌装,说不定比买机器还便宜。。。

秋风  
来自: 121.229.224.*   字节:68  ID:13569  发贴时间:2009-04-16 21:40:45  原贴 
人都是靠不住的,我们实验室请了工人帮忙做实验,结果被我发现偷工减料。  

本文允许匿名评论

发表评论:(最长不得超过128KB)
验证码:


您不能对本文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