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
作者:小来
9209字节
点击:48352
回复:677
所属分类:
创建时间:2015-06-21 03:25:04
最后修改时间:2015-06-21 03:25:04
炎帝,是与黄帝并列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认为华人血脉,从炎帝流传而来者占有半壁。但是,由于炎帝时代处于文明初创时期,史料记录大多带神话色彩,且多有佚失,所以关于炎帝的身份和生平,人们只能根据现存资料做一些分析和推断。
古籍中出现的炎帝有两个身份,一为天神,一为人王。东汉王充《论衡·祭意》中说“炎帝作火,死而为灶”,指炎帝为用火的发明者,死后成为灶神。《吕氏春秋·孟夏纪》中则说:“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佐祝融。”出土于长沙的战国时期《楚帛书》中也说“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祝融是火神,炎帝以祝融为助手,可以支配其行动,说明炎帝是更高一级的火神,甚至可能就是太阳神。
作为人王的炎帝,形象相对而言更为模糊。据《国语·晋语》《帝王世纪》等文献所载,炎帝是有熊氏部落首领少典和有蟜氏女登(又名任姒)之子,其母见神龙首感应而生,生则牛首人身,起于姜水,是姜姓的先祖。西汉纬书《春秋元命苞》中说,“安登生子,人面龙颜,始为天子”,安登就是女登,她所生的就是炎帝。所以有人说,炎帝是第一个称天子的君主。人君炎帝与火亦有不解之缘,炎帝以火为德,治下的官职名称都和火有关。炎帝和黄帝的关系也十分微妙。史载炎黄二帝为异母兄弟,因“异德”,也就是志向分歧(汉代贾谊《新书》中说是“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在阪泉之野发生了数次战争,战况激烈残酷。最后,黄帝战胜了炎帝。
通常认为,炎帝还有两个别称:“烈山氏”和“神农氏”。烈山氏的记载,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国语·鲁语上》中写道,“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故祀以为稷。”稷即后稷,是农业之神。烈山氏之子是虞夏时代所祭祀的后稷,到了周代,人们开始改祀姬周氏族的先祖弃为后稷。能够成为后稷的人,必然来自极善农耕的氏族,据《逸周书》,弃所在的姬周氏族,农业发达,可以为整个商王朝提供谷物种子。由此可见,烈山氏所统治的也是一支以农耕为主业的部落。学者考证,在农业技术发展的初期,人们使用一种带尖头的木棒来点种,此物名为“田主”,也叫“田柱”,烈山氏之子便是以这种农具为名。这也可佐证烈山氏为务农之族。王充《论衡·正说篇》中说,“古者烈山氏之王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夏后就是夏王朝,加之烈山氏之子是夏朝人所祭祀的后稷,因此,烈山氏的统治应在夏朝之前。另有厉山氏之名,见于《礼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还有列山氏,初见于《汉书》。唐代学者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引用了唐魏王李泰的地理著作《括地志》里的一段话:“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烈、厉、列在古代汉语中可通假,所以烈山氏、厉山氏和列山氏指的都是同一个对象。此人(或者此族)生存兴盛于夏朝建立之前,曾经统治过相当广大的地域,善于耕作种植,并且发明了农具,这些都与神农氏相合。
烈山氏就是神农氏,或就是炎帝的说法,古已有之。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三国时期东吴的韦昭注《国语》则说:“烈山氏,炎帝之号也,起于烈山。”不过,烈山氏这个名称,流传并不广,在史籍中也很少出现。有学者推论,这可能是神农氏或炎帝的早期称号,后世渐不用。
神农氏为华夏上古三皇之一。三皇是在作为中国历史起点的三位君王,具体是哪三皇,说法不一,较为通行的有“羲皇(伏羲)、娲皇(女娲)和农皇(神农)”及“遂皇(燧人氏)、戏皇(伏羲氏)和农皇(神农氏)”。一般来说,以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为三皇者较为多见。三皇以及更为早前的领袖人物,其生活的年代都远远早于语言文字记事系统的出现,因此这些领袖的名号都是后世述史者自己构想出来的,并非当时所立。如燧人氏,指的是领导先民学会用火烧熟食的首领,伏羲氏又叫庖牺氏,指的是开创蓄养禽兽技术的首领,而神农氏,亦可顾名思义,指的是带领先民从渔猎时代进入农耕时代的首领。《尚书大传》称,“神农悉地力,种谷蔬,故托农皇于地。”《周易》中说,神农氏“斫木为耜,楺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神农氏所做的贡献是开垦土地、创制农具,并教天下人以农技,从此,先民们的谷粮、菜蔬都可以自给了。汉代刘向《淮南子·修务训》中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水泉之甘苦, 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 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晋人干宝所著神异小说集《搜神记》中也有“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的故事,是说神农试吃百草、品尝地下的涌泉,为人民寻求可吃的食物药品和饮用水,自己遍历毒害。他用赭红色的鞭子鞭打各种植物,以此了解这些植物的特性,然后针对性地来种植,因此百姓都称呼他为“神农”。在根本谈不上科技手段的原始社会,像神农这样通过亲身试验来积累生存经验的人和事,当然是很可能确实有过的,而且不会只是一个人,而应该是有过很多人,经历过漫长时期。先民将其神话为圣王神农氏,表达了对这些英雄的推崇。
那么神农氏(烈山氏)与炎帝之间,能否画上等号呢?成书于秦汉时期的《世本·帝系》中首次出现了“炎帝神农氏”的称呼,东晋王嘉《拾遗记》中也以“炎帝神农”为标题,写道“炎帝始教民耒耜,躬勤畎亩之事”,如此,似乎答案是肯定的。但这样的话,依照《周易·系辞下》中说,“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炎帝和黄帝并不处于同一个世代,要打起来就不容易了。庄子在《盗跖》篇中描绘过神农氏治下的世界:“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以至德之隆也。”这是一幅生活安适平和,环境美好自然,人民自给自足,道德情操高尚的画卷,打造出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的神农氏,与因“异德”而血战黄帝的炎帝好像也不太搭调。同出于先秦的《山海经》不止一次提到炎帝,《海内经》中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北山经》里则说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溺死在大海中,化身为精卫鸟,矢志填海不息,这又不符合庄子所说的神农氏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另外,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炎帝的文字也让人感到困惑。其文曰,“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然后又说,“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司马迁先是说神农氏的统治已经衰落,无力管束属下的诸侯,然后又说炎帝侵凌诸侯,导致诸侯离叛,若炎帝就是神农氏,这种说法本身就是矛盾之辞,而最后写道炎黄之战的结果是黄帝取代神农氏自立为帝,这令炎帝和神农氏之间的关系以及炎帝的真实面貌愈发扑朔迷离。
我们只能推测,从《周易》成文的年代至于春秋战国时期,普遍认为神农氏是神话中一位圣王,而炎帝到底是人是神还没有确定下来,随着时代变迁,神话也在变异发展,经传说增删,到了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年代,炎帝已从天神下降为一位人间君主,并已经有观点认为神农氏就是炎帝的称号。但司马迁对这种看法还不肯定,故而语焉不详。《史记·封禅书》中,收录了《管子·封禅》的记载,称神农封禅于泰山,炎帝亦封禅于泰山,显然是将他们作为两个人讲述的。如果司马迁认定神农氏就是炎帝,便没必要采用这段文字。
《汉书·律历志》中对这段记载做了一些小小改变,称黄帝“与炎帝之后战于阪泉,遂王天下”,将与黄帝交战的敌方首领,从炎帝变为炎帝的后裔。也即是说,这时开始有了一种观点:司马迁所提到的那个炎帝只是一个世袭帝号,而不是指某个具体的人。
神农氏和炎帝完全合二为一,并为大众所接受,是在唐代。唐人司马贞所撰《补史记·三皇本纪》中写道,“炎帝神农氏……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于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在此处,古代典籍所记载的炎帝和神农氏的事迹都合并起来了,这种合并由唐入宋,明延清续,渐成公论,至今亦然。
关于炎帝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湖北随州,二是陕西宝鸡。湖北随州说,是因为典籍明确记载,烈山氏即起于此地。陕西宝鸡说,是因为古籍说炎帝“长于姜水”,无论这个“长”字是作“生长”讲,还是作“成为尊长、首领”讲,都说明炎帝的势力崛起于姜水一带,而姜水被认为就在宝鸡,或为宝鸡市中心的清姜河,或为宝鸡东北部的岐水。
因有此二说,随州和宝鸡都是炎帝文化的重要基地。炎帝与神农氏重合之后,便具有了农事神、医药神的神性,加之其本身具有的火神、上古帝王圣贤的神性,故此唐宋时期,炎帝神农氏开始被列入国祭对象,南宋罗泌《路史》中就提到,在江夏随县(今湖北随州市)有神农宅,人们传说这里有九口井,是随着神农出生天然形成的,从其中一口井中汲水,其余八井里的水都会发生动荡。此地由此形成“神农社”,百姓经常举行祭祀活动。另在烈山下还有一天然洞穴,被称为神农洞,旁边曾有神农观一座,专祀神农。烈山上则有一个被认为是人工凿出的神农洞。到了明代,随州祭祀炎帝的风俗大盛,由地方长官出面,在随州殷店黄连村和厉山镇都建立了神农庙,供当地百姓供奉炎帝神农氏。厉山镇商业活动较为发达,相传神农氏创立了“日中为市”的货物流通贸易形式,厉山镇因此被叫作“日中市”。清朝时炎帝信仰进一步发展,雍正朝在京城建起了祭祀神农的先农坛,由皇帝亲自主祭,这说明炎帝神农的崇拜已经上升为国家级,受此影响,随州本土的炎帝神农崇拜也更加蓬勃了。今天,湖北随州的炎帝神农崇拜活动依然十分活跃,自1991年始,当地每年都会在相传的炎帝诞辰日——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举办炎帝神农生辰庆典,海内外信众及姜姓氏族的传人都会赶来祭祀先贤,寻根追祖。
陕西宝鸡当地关于炎帝的民间传说很多,认为炎帝“生于濛峪,长于瓦峪,沐浴于九龙泉,成于姜水,俎于天台”,这几个地方都在宝鸡市。民间传说,炎帝是吃了一种毒草,崩于宝鸡天台山。黄帝闻讯后,急忙从姬水赶来吊唁拜祭,天台山至今存留黄帝烧香台。宝鸡人认为,本地祭奠炎帝的风俗,便是自黄帝始。公元前422年,秦灵公在今天的宝鸡吴山设“畤”祭祀炎帝和黄帝,这是历史上最早的祭炎帝的记录。宝鸡各地区都建有不同规模的先农祠和火星庙。唐代时,神农镇浴泉村立庙祭祀神农氏。清代重修此庙,每年都要隆重举祭,主祭人必穿朝服,以示祭礼具有官方色彩。时至今日,浴泉村的神农祠依然香火旺盛,这里供奉的炎帝神农氏,在民众中享有很高的信仰基础。宝鸡市另有位于金台区神武路的神农庙,又名“先农祠”或“先农坛”,明清时,春秋两季,便有当地县令率领僚属,在此举行“籍田”之礼,为开耕和丰收祈福。
宝鸡人以农历正月十一为炎帝诞辰,农历初月初七为炎帝忌辰,每年逢这两天,城乡村镇都会有相应的祭祀活动。正月十一,人们会到神农庙、炎帝陵等处,焚香跪拜,舞龙唱戏;七月初七便前往天台山炎帝寝骨台,供奉祭奠。另外,农历正月二十六、三月二十,凤翔县槐原村和陈仓区桥镇两地均会举办社火,纪念炎帝之母女登。
1991年,宝鸡市政府将原先建于浴泉村的神农庙迁址到宝鸡市中心,这就是现在的炎帝祠,1993年,原本在天台上、早已无存的炎帝陵,于常羊山重建。以这两个地方为中心,在宝鸡地区,逐渐形成了宏大的当代炎帝信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