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1年南方周末对泡网的报道
作者:hankerer
12181字节
点击:21638
回复:1129
所属分类:八卦
创建时间:2010-01-07 11:03:31
最后修改时间:2010-01-07 11:03:31
<南方周末·新生活·江湖》内容。
提交者 : 大家乐 于 PAOWANG.COM 北京时间 2001-04-12 22:32:00
好象是见报前的内容,转自某网友留言板。
算了,俺睡觉去了。
============================
君子百行,殊途同归,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中文网的“史前”一脉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泡网俱乐部(infodaily.com)都是一个奇怪的网站。这个网站很出名,在网络高手们的心中很有份量,她的一干铁杆网友中有不少属于中文网络的“骨灰”级人物或中坚力量,但是这个网站至今只是一个非商业站点。即使在去年网络泡沫经济极盛期,泡网的主人纳纳也坚持没有把她卖掉,当时,如果纳纳愿意出售的话,可以卖一个很好的价钱。纳纳的理由很简单:泡网就是一个朋友们玩的地方,商业了就不好玩了。朋友开玩笑:卖了咱们再办个新的嘛。纳纳就是不愿意。
我一直在想像纳纳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她目前的正式职业好像是一名经济分析师,非常崇高的职业,商业王国里的学问家,但是也许太了解商业化的真相,从心底里排斥,想保留一份净土。
她真的为朋友们留住了。
在这个商业化的世界中,她实际上留住了中文互联网“史前”的一脉。子非鱼
板砖中的温柔
广州 王小山
1999年六月某日,泡网俱乐部正式开通,一般人们称这个网站叫江湖,因为它的四个BBS都是以“江湖”二字冠名的。
“江湖”两个字来自网友沙子的同名小说。沙子这样写道:
“我是一道刚刚出世的阳光。
我的头发像黑夜一样乌黑,像道路一样漫长。
我的身子像月光一样单薄。
我的脸像历史一样苍白。
我的剑说, 我像嘴唇一样温柔。
我的温柔的江湖,
我的温柔的剑,
我对着空气说。”
网友们喜欢这种感觉,“温柔的江湖”,于是,就有了这个名字。
其实,本来没有江湖,但是盼望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江湖。江湖的两个域名(paowang.com和infodaily.com)都是纳纳注册的,本来是她的个人网站,后来才成了江湖。
纳纳最早是新浪情感画廊论坛的版主。一些经常流连在新浪体育沙龙论坛的网友把情感画廊当成自己的后园,时时在里面写一些自己并没有当成文学的文字,但是这些文字在网上流传着。后来,纳纳的个人网站就变成了江湖,因为大家原来常去的两个论坛已经变成了聊天室——人多的论坛早晚都有这个倾向。
最早一批江湖的居民基本来自新浪,他们把江湖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园。
江湖网友中理工科出身的占了一多半,比如沙子就是读计算机的博士,在一家上市公司担任网站总监,但是他的小说可以让大部分文科毕业的学生汗颜。李慕白说:江湖里卧虎藏龙。这话用在江湖网站里十分恰当。比如心有些乱,他刚刚为网友们创作的《江湖之歌》谱曲制作,我认识他很久才知道他就是流行乐坛的风云人物洛兵;最近,江湖网友在为一名身患重病的江西小姑娘吴梦颖募捐,老榕忽然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网友“双儿”愿意捐5万元人民币,这样,加上前期大家筹措到的,吴梦颖的医疗费底线已经基本满足——也是过了好久,大家才知道,这个双儿原来是求伯君。一个以“以梦为马”为名的网友在江湖里发表自己的长篇小说,其实,他就是前年以一篇《诗坛英雄座次排行榜》在诗歌界掀起轩然大波的百晓生。
我最早的网名之一“白雪皑皑”现在和“韦一笑”一起挂在“江湖——剑”论坛版主的位置上,我很乐意充当这个版主,因为这是“温柔的江湖”。
自然,温柔的江湖也是“江湖”,李慕白又说: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呢。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所以江湖里一样充满了网络上常见的“板砖”大战,起码“江湖——剑”里是这样,并且,“板砖”只会拍得更凶更猛。比如一次关于妓女权利的讨论,再比如关于网友“那么蓝”(诗人橡子)做版主的讨论以及无数次类似的讨论,分歧往往都很严重,但出手的力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讨论过程中的理性精神,虽然这种东西并不永远存在于板砖中,但我想大部分江湖网友的追求正在于此。(注:板砖——网络用语,常指批评性的帖子。)
我说的太严肃了,其实,江湖更像一个小村子,村民们经常搬个小凳子出来,坐在院子里,说一说话,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比如李寻欢出版了小说集《迷失在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爱情》,心有些乱出版了《秋风十二夜》,自然会向大家报告一下消息;或者网友秋水长天获得了网络小姐亚军——虽然对评选本身大多数人并不感冒——也会有人前来祝贺;也经常有网友“面掐”(即“当面掐架”,指网友们的见面)的消息公布——这多半发生在国外的网友回国或一地的网友到其他有网友的城市出差时……如此等等。
江湖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网站,但是我自己知道,这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吸引人的不是网站本身,而是在网站上活动的那些身处天南海北、甚至互相不知道身高体貌的人。
网站在服务器上,但江湖其实在心里,你喜欢的东西,自然在你心里。
(王小山,泡网元老之一,泡网俱乐部“江湖——剑”的版主之一。江湖——剑看起来是个经常刀光血影、板砖横飞的地方,王小山的好处是能让这样一个“险恶”的地方化金戈为玉帛。这位经常被称为网路棍子手的超级网虫,在江湖里显得一派温柔。)
我是这样变成化石的
日本 戎克
互联网最初是一些爱交朋友的学人“学以致用”做出来的一个免费通信系统,之所以有当今风靡,大概全靠数以万计发烧友的“无偿奉献”——虽然这四个字听起来似乎虚伪。
我最初是在1994年为了查找“亚运会”上中国足球队的赛绩而上的日文Mosaic(浏览器)。那时候我就在临近广岛的一所大学里读书,但对中国队的比赛状况却一无所知,日本的新闻媒体只把镜头对准日本队,情急之下,我就开始利用实验室里的计算机网络,从此坠入了互联网, 特别是四处寻找中文网站。那时候的中文网站大都是个人主页,西湖@黄鱼的“中国传真”就是其中一个脍炙人口的去处。那时,似乎中文索引器也还没有出现,大家寻找自己喜爱的网
址主要就靠一个又一个的链接。慢慢地,“四通利方体育沙龙”那个论坛形式的网站, 成了许多海外华人特别是喜爱体育的年轻人聚集一堂,畅所欲言的快乐沙龙。五年前的网站,很少有商业性质的,“四通利方”的版主们,也以让远道而来的朋友们舒心开怀,互通消息作为己任,用老网虫的语言表达,就是“大批海外贫下中农们找到了自己温暖家”。 时代在发展,科技的普及也如黄河入海,势不可当。中国的网络企业近年急追国际潮流,蜂拥而起,如宇宙大爆炸后的星云,无数的中文网站、论坛出现在网络虚拟空间,没有商业渗入的互联网的时代,也终于成了“史前时代”。“史前时代”的网虫,有些就“生扛几年,默默地去了”,有些顺应了环境的变迁,成了新时代的宠儿——“网管”、“版主”、“特约记者”、“艺术总监”、“技术总监”……还有些顽固不化的“活化石”,则依然在寻找自己从前的乐园——呼朋唤友、笑傲江湖、谈天说地、纵横古今的精神乐园。“泡网俱乐部”,又称“江湖”的网站,就是这样一个去处。
一个有许多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的“海外贫下中农”诉苦喊冤嬉笑怒骂的地方,一个有香港和台湾网友的地方,一个没有商业利益没有政治背景的“史前”网站。
我几乎每天来这里。因为这里有许多同类,更因为这里有许多来自国内的朋友们。
(戎克,现居日本,
戒不掉的江湖
美国 稻壳
我的网龄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两年多前毕业出国,一时举目茫茫,只好看看网络,排遣些无聊的时光,没想到,网一泡就成了瘾。前年年初还在四通的“情感画廊”里混,说要戒网,王小山说“你要是戒网我就戒饭”,这肯定是经验之谈,让我一天不吃饭还能坚持,一天不上网可真是难。说来也怪,大学里谈恋爱,哪怕几分钟也不肯多等,去年夏天在中关村的网吧里,竟像抱柱的尾生一样执着地期待了足足二十分钟,才看见一个完整的“江湖”页面,虽然速度慢得一个帖子也看不到,也是一番欢天喜地。这“江湖”,这网络,究竟带给我些什么呢?
让我来说“江湖”,可真是一个难题。就像李宗盛唱的那样,“对你,不知道是习惯还是爱”,但是我知道,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了,或许就像空桑三宿,只因朝夕相处,日久竟已生情。这两年正是动荡的时候,居无定所,奔波不休。好多年前的元旦晚会上,宋丹丹说,“有电视就有频道,就频道就有谈恋爱的”,对我来说,却是有个地方住就有电脑,有电脑就有网络,有网络就有江湖。不管在哪里,都要想方设法地上来看看,即便不能说话,心里也落个踏实,抚慰着一番牵肠挂肚。去年夏天刚到美国时,家里迟迟没能装上电话,在学校图书馆的电脑上看了一个月的热闹,才发出了一个帖子,看到页面上又有了自己的名字,那一刻竟有归去来般的狂喜。有一次在ICQ里对朋友说,没有了江湖,真不知道可以去哪里。江湖给我的,就有这样一种家一样的归属感,像一只风筝,飘在外边,只要“连着线”,也有一个归宿,有一个不动的家。
不单我是这样,有不少人说过,没有江湖,可怎么办?江湖的朋友,有不少是过去四通的老网友,也有很多是新人。这么多人聚在论坛,并不仅仅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更是因为江湖里有着一种“君子百行,殊途同归,循性而动,各附所安”的和谐、随意、洒脱与宽容。论坛里的争论是常事,板砖横飞也屡见不鲜,但多数言过随风,直言无忌,才见肝胆,回眸一笑之间,便又荡开了一片胸襟,本无仇敌之隙,于是更多了兄弟之心。江湖就是这样说服了我,在我的身边还有如此可爱的真诚。小时候看科幻故事,未来的技术通过电线输送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可以实现,在江湖,我却时时体味着许许多多在电波中激荡的砰然心动、热血沸腾,令我感动。
有人说,网络是虚拟的,我也问过自己,江湖是不是虚拟的呢?其实这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岁月峥嵘,不知不觉之间,我已经与江湖一起度过了接近两年的时光,要说起我,就不能不说起江湖,有了这般的休戚与共,江湖早已在我心中。
(稻壳,泡网俱乐部“江湖——琴”的版主之一。现居美国。“江湖——琴”是个谈诗论词的写意处,稻壳看起来也是个温情脉脉的人物。)
我所不知道的江湖往事
广州 蒋郎憔悴
按那《大话西游》的偈语有云:话说五百年前……
那时候江湖上一定还没有这么多枭雄与英雄,也没有大虾和菜鸟,甚至连“江湖”这个概念尚未形成,只有那么一群高手,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常常聚啸于四通、新语丝等等大小山头,一时间刀光剑影、板砖横飞,以鲜血与板砖砌成他们的精神家园,写就许多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忽然某一天,他们之中有的人因为厌倦了江湖上枕砖舐血的日子,逐渐挂剑封刀退隐江湖,那些昔日翻云覆雨的山头也一一失守,因为网络逐渐人多口杂,日见烦嚣,那些最初充满英雄情结的前互联网时代渐渐结束,另一个以功利为主导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悄悄来临。
在两个时代的交接中,有那么一群依然坚守着江湖上重感情重道义的信条的高手,相继退守在一个叫做“江湖”的山头上,这帮老家伙在这里没事互相拍马,有事互相拍砖,看透了江湖上的万丈红尘,在这里更有一份难得的潇洒得意。
——这就是我,一个江湖后辈所不知道而臆想出来的关于江湖的前尘往事。
泡网.com、江湖论坛,是一个曾经见证过中文互联网由微而盛,由乱而治的发展过程的论坛。据说某大网站招员工进行网络常识考试,第一道题目就是:你知道泡网江湖吗?这足以说明江湖论坛在中文网络的历史和影响。
惜乎上网时晚,我来到江湖的时候,只有“闲坐说玄宗”的份了。有空的时候,总是来江湖上看一看,看王小山、韦一笑、老榕这些骨灰级别的网虫在坛子上掐架过招,看得意趣盎然十分过瘾。他们叱咤风云的时候,我还不知道网为何物哩。在这里可以好好补上一课,让我隐约看到互联网最原始质朴的“史前文明”的身影。
(蒋郎憔悴,大学生,网络写手)
江湖问答
泡网江湖BBS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名字。比如说我曾经发现过一个叫“我一板砖打得你很抽象”的,据说这不是最长的,最长的好像叫“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其实在江湖上混的人,每人都有几个面孔(IP),但是这些奇奇怪怪的面孔掩不住他们的真相,只要话一多,他们的尾巴就露出来了。你看,对于同样两个问题的回答,即便是生活相似的人,回答方式也是千差万别。
提问
A.你为什么来江湖?
B.你一周的标准生活是什么样的?
回答
比较_烦
A:干嘛来这里?需要理由吗?真的需要理由吗?没别的就是好玩罢了,来这里看看大腕们是在说人话还是在说鬼话,看骂人和被骂,从中也学两手以后泡MM用。这理由行吗?
B:每周5天工作,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双休就琢磨着该宰谁了,无聊了就泡泡网,找个朋友聊聊,玩玩游戏。完了。
JIANGHU
A:很简单,小9告诉我,纳纳新开了店,用的名字和我一样,就来看看,马上注册了“江湖”,结果名字还是被纳纳给收回去了,当时说不来了,但发现沙龙体聊的老朋友都在这混,也就常偷偷地看,觉得在现在商业化很浓的气氛中,江湖还真是个好地方,没那么多商业化,也就常来了。在这个商业化的世界里,她可个人的力量把江湖弄成今天这个模样,真不容易。
shaiese
A:俺泡江湖经历了三个阶段:1)发现很多老人聚在江湖里。于是就也混了进来。一次看到一哥们拿上海人开涮,俺就俗气地骂将开来。从此也和大腕们对上了话;2)朝九晚五。晚上还要看E-MAIL。顺便进江湖看看LLM们闹事;3)开始出差也上江湖。有时用手提,有时在网吧。这周来分别在北京、青岛、威海甚至在诸城进入江湖。
练习曲
A:因为江湖是个传奇。互联网是个缔造传奇、重塑理想的地方,也曾有那么一个时代,在这里延续了下来。我希望它继续延续下去。
杂七杂八
A:俺是失过足的后进分子,局子口里教育了5年,感谢党和人民政府教育了俺,挽救了俺。出来后有时候实在忍不住还想犯错误,又不敢对广大人民群众下手,就上了网。俺是想学好啊,听体育沙龙里的坏分子讲,有个新的网站叫江湖,是帮助后进青年的好场所,俺就来了!
B:现在是白天“骗钱骗色”,晚上上网学习,学习怎么更好地“骗钱骗色”。
小姐动
A:这里言论自由啊!
B:你管得着吗?哈哈。
神仙
A:这里熟悉的网名比较多,有亲切感!更深的原因可能是这里的人活得比较真实、实在!比较少幻想、泡沫。
B:5天工作,按时上班,下班不一定按时,休息日在家睡觉、看孩子。
车水马龙
A:俺也不知道为什么来浆糊,主要是没别的地方去。
B:标准生活基本上就是每周前五天起床后上班下班后回家睡觉,后两天或者外出骚扰各类朋友或者呆家里睡一大觉。
xsbd
A: 江湖有许多国家的中国人。
B: 5天上班2天休息,问这干啥?
胡匪
A:干嘛非得为什么?吃饱了撑的,闲着没事干……
B:早上起来上班,打开电脑,同时开N个窗口,有的是正事儿,有的不是正事儿,在干正事的间隙干点不是正事儿的事儿,包括(或者说主要)是上泡网。晚上下班,如果老婆没有别的安排,再拨号上来看看有没有新内容,如果没有,洗洗睡觉。
整理/小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