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寒岳、摩周湖及硫磺山
作者:突然空闲
5401字节
点击:8610
回复:720
所属分类:北海道
创建时间:2007-06-13 15:21:09
最后修改时间:2007-12-06 15:03:58
睡得非常沉,以至忘记了关灯,直到手机的闹钟响起。
从和式的窗户拉开条小缝窥视外面,雨雪已经停了,地上的积雪依旧很厚,街上依旧空无一人。
搭拉上浴巾再去温泉泡了一会,感觉体能已经完全恢复。
依稀记得昨天晚上约的早饭时间是7点整,我不知道旅馆的主人是不是会来敲门提醒,不妨以静制动看看情况,再看看我今天的行程。
7点过了5分,没有听到楼梯响,四周安静如旧,我起身去饭厅。拉开和式的门,只见一个深红色的饭盒放在餐桌上,旁边工整地摆着筷子,筷子下压着张手写的便条,日文的,我能猜出大概的意思:太早不便打扰您休息,您起床后自己慢慢享用,汤热在锅里,饭在饭煲里,谢谢你的光临。
离饭盒不远处是热汤的瓦罉饭煲和电咖啡壶,都处于保温状态。
着实感动了好一会:“细节,这就是细节!”
让我觉得有点不太明白的是,这个饭厅的面积和整个旅馆的规模有些比例失当:就6个客房,最多不过15人入住,而饭厅的座位设置超过30人,面积是客房的4倍大,看似有些浪费。
预约的出租车8点准时到达“民宿桐”门前,我提前3分钟带着行李出到路边,是为了看看宁静的街道,顺便抽支烟。握手问候后将行李装上车,简短的线路沟通后,启程。
出温泉街上阿寒横断道,这标号241的国道只有两个车道,蜿蜒在山腰。路边是浓密的杉林,夹杂着些巨大的桦树,让人无法揣度树林深处隐藏着的秘密。近处一些因为自然原因或动物侵害枯死倒伏的树干,在洁白的积雪里勾画出一条条优美的线条,动物的足迹大小深浅不一地点缀其间。道路两旁尽管有隔离网,还是无法完全阻挡那些热爱在公路上散步的鹿,也许它们的好奇心强烈,也许只是想横穿公路串串门。这里的鹿群数量明显比昨天多,对过往车辆态度漠然。
第一组景点是“双湖台”和“双岳台”,两个地方相隔约一公里,没有任何服务设施,就是俩路边的临时停车点。顾名思义,“双湖台”是可以眺望上阿寒湖和下阿寒湖的展望台;而“双岳台”可远望雄、雌阿寒岳(这里据说也是阿寒横断道路的最高点)。
雄阿寒岳在视野的远方,突出连绵的山脊线上,犹如执剑守护的卫士,雌阿寒岳虽近在眼前,其粗犷的线条给人以伟岸而不可侵犯。两山之间是暗绿的茫茫林海,冰封的阿寒湖,则是其中一块天工鬼斧造化的的留白。
滚滚的云层压在顶上,偶有一片间隙,透出湛蓝天空,阳光透过这空隙,直洒在白雪覆盖的山顶,显得十分刺眼。
再次上路没多久,寂静的公路上,迎面驶来一列车队,一水的哑光绿色:鬼子兵!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鬼子陆军。吉普车、牵引车、轮式装甲运兵车,彼此保持着相当的间距,但均在高速行进中。我后来才知道,日本冷战时期在北海道屯积了大量的武装力量,以抵御苏联可能的进攻,到现在这样的格局还没有调整。
从温泉街出来一小时后,到达摩周湖第一展望台。
这段文字是关于摩周湖介绍:“摩周湖是位于摩周山坡中段的火山湖泊,湖水透明度居日本第一。湖面终年多雾,一切景致尽在笼罩之中,似隐似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岸边的树挂像围墙似地围着湖岸,使得游人难以走近湖滨,只能从远处的眺望台上观赏湖景。每当旭日初升,湖面上的浓雾与湖边的树挂相映成趣,随着阳光的折射,其千变万化,使人颇感神秘,所以,摩周湖又有‘神之湖’、‘神秘之湖’之称。湖的中央有一个叫‘卡麦修’的小岛,宛如一块翠绿的小毯漂在蓝色湖面,随着波光溢动,实为天生佳景。”
眼前,湖面已结冰再覆盖上厚厚的雪,再清澈的水也只能停留在传说中;也不是雾的季节,视野之内的一切清清爽爽,更象一个演出空档中的舞台,一切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介绍这景点的木碑上写着湖水的透明度为46米,这个数字是上世纪30年代测定的,不知道为何没有更新数据。
的士司机上原,一位热心忠厚的老人,上车后没有机会和我沟通——大部分是需要用写字或看我指示的字典条目。“双湖台”和“双岳台”停车时,他并没有留在车内,而是冒着车内外10度以上的温差,随我下车并主动为我照相。到达摩周湖第一展望台后,他打开车后箱,拿出雪屐和雪杖,问我是否需要。我没准备下到湖边,谢过。
两辆大型旅游车载着游客比我们先到,观景台上三五人在照相聊天,走近后耳旁突然响起一串串熟悉的语言:有普通话也有闽南话——我一时间分不清楚自己是在北海道还是在厦门郊区——我已经几天没听到汉语了,也没机会说。竖着耳朵偷听了好一会他们的对话,断定他们来自台湾。也觉得有几分不快:他们霸占着照相点,单独照了再拍组合照再上全家福,照完之后还在原地扎堆聊家常,完全无视我和上原在一旁呵着手跺着脚排队!
我开始还念着他乡遇同胞的一丝情意,但毕竟耐不住寒冷的天气和他们的无礼,正欲上前,上原已经先我一步提醒他们。
照完相进入游客服务中心,这里更象一个中型规模的超级市场,贩卖大大小小的旅游纪念品、食品饮料甚至家居用品。两车的游客大都挤在里面,一片嘈杂——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这里再次得到验证。
在商场里买了两瓶热茶重新上路,奔硫磺山。
我要修改原来的计划了:原来是准备从摩周湖向西北去硫磺山,再向正东去根室。上原在游客服务中心打探的情况是:向东最近的路因为冰雪被关闭,去根室要绕行相当远的距离,我俩在地图上比画了好一阵,决定放弃向东,改为向北去知床。
放弃根室,是个不小的变动,我原计划在这里住一晚上,一是因为这里是日本陆地的最东端,二是这里能眺望北方四岛。
拜托上原电话取消根室的旅馆预订,将网走的旅馆提前一天。2通电话后,安排妥当。
硫磺山据说是1700年前喷发过,到现在还活着的火山。山不高,顶上依旧积着雪,但和其他山明显不同的是,裸露着黄色的乱石,寸草不生。山谷中好几处冒着气,似蒸汽又似炊烟。两条人踩出来的小路,连接着停车场和冒气的山谷。
推开车门,扑面而来的是夹杂着浓浓硫磺味的寒冷空气。过去的两年里,我两次近距离地观察过冒气的火山口,一次是在别府,一次在云仙,这味道不再陌生不再新奇。旅游淡季,停车场就我们一辆车,商店服务区全都关着门,连卖火山蒸鸡蛋的都没上班——他们的家什还撂在喷气口附近。
摩周湖那两辆旅游巴士进入停车场的时候,也是我们离开的时候,这静谧的雪原山野,不需要喧嚣。
刚离开火山口3分钟,上原便将车停下并示意我下车。
这是个简朴的小长廊,一股温泉从长廊中间流过,免费供路过的人们烫脚,无人看管,雪白的毛巾整齐地码放在一边,一切都井井有条。尽管我的脚不需要暖和,还是脱下鞋袜,边泡脚边揣摩一旁木牌上的介绍,大概意思是这里的水富含这样那样元素离子,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我不知道谁负责保持这里的整洁,也许是附近的川汤温泉——当地小有名气的温泉村落。
再次上路,车进入茫茫郊野,除了偶尔路过的一两栋建筑,视野里只有里树和雪……
附件:
...简朴的小长廊,一股温泉从长廊中间流过,免费供路过的人们烫脚,无人看管...
评论:
|
来自:
221.186.82.*
字节:84
ID:5062
发贴时间:2007-06-13 15:31:24
原贴
|
大哥,北海道的taxi很便宜么?在东京我完全不敢打车啊,您老竟然打着车围着北海道转。。。
|
|
来自:
211.157.4.*
字节:6
ID:5063
发贴时间:2007-06-13 15:54:42
原贴
|
好景色
|
|
来自:
125.77.179.*
字节:40
ID:5064
发贴时间:2007-06-13 15:59:33
原贴
|
忽然想起了牡丹江雪乡...还有李连贵肉饼...
|
|
来自:
122.24.128.*
字节:477
ID:5065
发贴时间:2007-06-13 17:40:09
原贴
|
那个民宿的饭厅不光是吃饭的,如果是团体旅游,游客还要玩玩闹闹,有各种“一发艺”,就像是联欢会表演一样,所以需要比较大的空间。另外还有当地的一些团体有时候会去租会场搞点什么活动之类的。
那个路边的“足汤”,搞卫生的应该是当地居民,也可能就是町内会之类的地方自治团体,或者是“让某某地方(就是自己住的那个地方)美丽起来会”、“某某地方清洁会”之类自发的居民小团体,妇女会什么的也会搞的。日本只要有一群人住的地方,一般都有这种地缘性共同体。
觉得这篇没有上次的那么长感觉不错的小k留
|
本文允许匿名评论
} else {?>
您不能对本文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