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作者:突然空闲
2027字节
点击:27554
回复:5599
所属分类:静依的6岁:A-Z
创建时间:2010-03-04 16:07:13
最后修改时间:2010-03-04 22:56:03
【shock】 n. 震动, 冲突, 震惊
Culture Shock译为“文化震撼”“文化冲击”,主要是来自于两个不同文化差异而引起。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新环境。当你到达一个地方觉得很陌生、很困惑,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应定位在哪里?应怎么表现才恰当等等,觉得很不舒服、很不自在时,就是“shock”,好像过去所有的经验在刹那间突然「短路」。
关于中日的文化差异,我基本不刻意给静依太多的明示和暗示——生在罗马,就做罗马人。进入幼儿园后,静依隐约知道自己某些方面和别人不完全一样,但究竟在哪不一样,缘何不一样,知道得不多。妈妈有时候和别人说话,她在旁边完全听不懂,凭感觉知道妈妈说的是日语,就像有时候听爸爸在和别人说听不懂的话,判断出那是英语一样。无论日语还是英语,对她来说无非是一种方言,和闽南话没差别,反正没人强制要求,懂不懂没所谓。
过去几次去日本,静依已经完全没有了记忆,对她来说,也许2010年的春节日本之旅,是人生中关于日本或国外的首个直观具体的概念。刚开始她知道寒假去日本看外婆,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奋,无非是去亲戚朋友家串门,期待更多的是能看到雪。
最初她觉得情况有些不正常的是到了浦东机场后,办理的乘机手续比以往多,反正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也不需要注意太多。航班是国航的,空姐说的是普通话,机上广播也是普通话,她又觉得回到了常态。
我事先并没有想过静依到了日本有文化震撼,而在福冈一下飞机后,她的“震撼”是那么的明显和有趣。
福冈入境后,亲友们来机场接机,静依妈妈在和大家寒暄,用的是“方言”,机场广播也是“方言”;标识牌广告牌,在国内静依能认出十之七八,现在完全变了;出到停车场后,汽车的车牌也不同了;上车后发现前座驾驶位置也换了地方……这些差异给带给静依的有新鲜有困惑也有些许恐惧,她本能地开始唱歌了!
相信那些歌都是她现编的,我过去从来没有听她唱过,唱的声音不算响亮但也不小声,唱得特别认真,从福冈到长崎一路在唱,到了长崎家还在唱,甚至坐在马桶上也唱,因为那马桶是带加热功能,在国内没用过。
到日本后的前3天,几乎可以寻着她的歌声找到她的具体位置,厕所洗澡间客厅卧室饭桌下…..所有人都在聆听她歌声,如果在国内她恐怕早就做出羞涩状了,而那3天里,她控制不住自己了。
文化震憾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都不尽相同,静依表现的是“在黑暗中吹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