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并非房市的利好
作者:一虫
2484字节
点击:12267
回复:746
所属分类:股票
创建时间:2010-09-27 09:51:51
最后修改时间:2010-09-27 09:51:51
陈毅聪 发于21世纪经济报道
升值可减少货币投入,抑制通货膨涨,利空房市
9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破6.7至6.6997,三周内的升值幅度已达1.6%。此前统计显示,8月份中国新增外汇占款2430亿元,环比增长42.2%,创出近4个月来新高。业界普遍认为,热钱在连续三个月净流出后,8月份首次净流入。看到上述数字,不论是股市投资者,还是普通百姓,似乎都倾向于认为房市获得了本币升值的利好支撑。这个观点由来已久,本身却是错误的。应该说,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大且没有升值之时,利好房市;倘若人民币真的充分升值,则会打压国内房价。
首先,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外汇占款,从而有助于减少货币投放。而货币投放过多,是房价涨幅较大的原因之一。外汇占款是央行投入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当人民币有明显的升值预期时,企业及个人会积极结售汇,央行发行人民币以收购外汇,币值得以保持稳定。反之,当人民币连续小幅升值时,央行不用购汇。
其次,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通货膨涨的风险,有助于抑制国内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投资者炒作房地产,部分因为内地可供投资的品种少,存款利率低,担心本金会受到通货膨涨的侵蚀。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出口活动受到抑制、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减少,国内经济会有所降温,再加上进口原材料及产品的价格下滑,内地物价上涨的风险会大大降低。一些原本出口的商品也会转销国内,加剧市场竞争,导致降价。
再有,人民币升值可令富人增加境外投资,到海外购买更多的房产。一些中国居民会发现移民费用与海外房产都显得更便宜了,于是卖掉京沪深等地的房子,到境外换得两三套别墅。舆论一般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吸引海外热钱涌入中国内地,抢购房产、股票。其实,所谓的海外热钱多半就是穿着马甲的内地资金。受资本进出管制及购买限制的影响,境外个人、机构想在内地购买投资性房产、A股股票,相当麻烦。目前,新加坡市场上的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未来12个月产品汇率为6.58。与国内牌价相比,大约只有1.8%的价差。换言之,市场认为人民币一年后的汇率可升值1.8%。为了这点价差,境外投资者愿意冒着违法违规的风险,到中国来抢购价格已经高高在上的房地产?要知道,光房地产交易的各种手续费、税费加在一块就远远不止1.8%。倘若未来几周人民币继续目前的升值态势,与NDF的价差进一步缩小,所谓的“海外热钱”不仅不会再流入境内,反而可能加速变现,以撤离内地。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与外资热钱无关,否则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也在飞涨,毕竟外资很难光顾到这些地区。外资其实只是替罪羊,纵然是在京沪深等大城市,外资开发商屯地、境外人士购买住宅的比重都很小。同理,本币升值只是人们炒作房价的一个蹩脚借口。本币升值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紧缩政策。19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过快,正是为了对冲这种过度的紧缩,日本实行宽松的信贷政策,才引发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很多人不明其故,简单地以为本币升值就是房地产泡沫的必然推手。殊不知,本币升值可以刺破这个泡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