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十) ——佛罗伦萨九小时
作者:突然空闲
4900字节
点击:8212
回复:728
所属分类:意大利
创建时间:2011-11-04 17:11:52
最后修改时间:2011-11-04 17:11:52
罗马到佛罗伦萨,火车三个半小时。下火车是早上十一点三十五分。
没有急着离开车站,试着在旅游局设的问询处预订后段行程中的住宿,得到的答复:要留宿的两个城市,酒店只有旅游旺季才需预订。
一出火车站,迎面走来一个小个头中年东亚男子,打扮及行李和国内回乡民工完全一样,手里捏着皱巴巴的信封,一开口便能听出浓浓的四川口音,问路的。我哆嗦了一下——两天前在罗马的遭遇还在隐隐作痛,做好人好事得小心了。
迅速冷静下来,告诉他我也是刚到的,建议他去那问询处打探,想想后干脆带他去柜台,直接帮着问清楚走法,并写在那信封背后。之所以善心大发,是那我久违了的四川口音,挺亲切。
出火车站步行不远,便能望见举世闻名的圣母百花大教堂。
教堂的正面是白红绿色的大理石和马赛克贴面,窗户是玫瑰色,尖顶和雕刻是典型的的哥特和古罗马的风格,精美绚丽,宏伟壮观。教堂的左面是乔托钟楼,也是由红白绿大理石砌成,和对面的洗礼堂浑然一体。
我对宗教建筑本无任何兴趣,印象中的教堂一类的地方应该是庄重肃穆。能建一座如此宏伟而看似花俏的教堂,恐怕只有在这艺术之都了。
围着大教堂转了一圈,再在它对面的洗礼堂门前抽支烟,决定不排队进入内部参观——圣母玛丽亚及她衍生出的宗教故事,这几天对我来说轰炸得够多了。
向东北方向顺着宽畅的商业街直走,便是韦奇奥宫前面的广场。韦奇奥宫过去曾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国政厅,高高的哥特式塔楼也是这城市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
来意大利前,觉得恶补宗教历史知识对我来说难度太大,只好在吃喝玩乐上做些功课,其中一个重点,便是佛罗伦萨美食,决意在这里安排一顿正餐,满足自己舌头和肚子的最高愿望。
说到佛罗伦萨的美食,有几处值得说说:当欧洲其他地方的人们还用手抓着进食时,佛罗伦萨人率先优雅地使用起了刀叉;来自基亚纳峡谷中的牛肉与鸡肉,在这里加工成著名的佛罗伦萨牛排鸡排(据说是梅迪奇家族将法国菜引进到这里并加以改进,成为意大利菜的一个重要流派);佛罗伦萨的面包和冰激凌,名扬全意大利。当然,谁别忘了,这里也出产全世界最好的红葡萄酒和橄榄油。
我在一家看似高级的餐厅的露天座位坐下,开始我的饕餮大餐。
前菜是意大利奶酪沙律,分量不多但品种繁杂,摆盘和日本菜一样精致。
主菜当然是半熟牛排,带着轻微的“滋滋”响的带骨牛排上桌时,上半部呈半透明的酒红色,用餐刀轻轻一划,竟然能一切到底!切面上少许血丝慢慢浸开,层次分明,不时有一缕热气挟着让人诱人香味飘出。入口并不觉油腻,浓醇的香料味并未遮盖牛排本身的口感,足见其腌制功夫之老道。此刻,精致的餐具已变得不重要,盘中装饰的橄榄和荷兰芹也是可有可无。庄重地切下第一刀后,竟然有些下不了手切第二刀——实在不忍破坏这艺术品!
经验丰富的侍者在恰当的时候悄然来到桌边,俯身征求意见后收拾了餐具,再送上蔬菜汤。这时我的整个灵魂依旧沉醉牛排中,没有了味觉,也丧失了视觉和听觉。直到甜品——配着银匙的冰激凌放到眼前,才发现我忘记那杯的红葡萄酒。
最后是咖啡,我点燃一枝烟,在和煦的阳光下,举头看着那没有一丝云彩的蓝天,看着远处那玫瑰色的屋顶和白色的墙:人生何求!
当然,没有忘记佛罗伦萨是座美食之城,更是座举世闻名的艺术之城。吃饱喝足,真正的重头戏还是游览。
游览的首站是韦奇奥宫,宫门右边是典型的古罗马风格雕塑喷泉,宫门上有城徽标和狮子。入口处那“大卫”还光着身子站着,《孤独星球》上说这是件复制品,真品已挪到国立美术馆里躲避风雨了。韦奇奥宫供三层,宫内墙壁和屋顶到处都用的绘画和壁毯装饰,少不了精美的雕塑。不许照相。
在宫殿的左前方还有一个开放的大厅,象个主席台或观礼台,大概是以前举行仪式和集会的地方。里面也有不少大型的雕塑,但正在修缮,全被彩条塑料布围着。谢绝参观。
韦奇奥宫的东边,就是世界上最古老,同时也是意大利最丰富,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乌菲兹美术馆。这里佛罗伦萨旅游最重要的一站。
美术馆号称拥有近五千件艺术品珍品,其中大部分都是西方艺术的杰出代表作,日常有超过两千件对外展出。它建于十六世纪,原是共和国行政接待大厅,后由于王宫迁走,改为艺术博物馆。历史上它还是美迪奇家族的图书馆和米开朗基罗的工作室。
进入博物馆,是一个长长回廊,廊顶是一望无际的绘画,两侧的柱廊间,整齐的展示着形态各异的大理石石雕。展室一间接着一间,展品实在太多。如果真要细细揣摩的话,至少得一个月。
由于艺术和宗教知识的贫瘠,无力细品一件件艺术品的妙处。在美术馆内享受了近三小时的熏陶,走马观花到此一游。
乌菲兹美术馆出口不远,便是韦基奥桥,据说这也是必看的景点。桥并不是那么雄伟,桥的另一端,首饰店一家接一家,每家看起来都生意红火。桥中间有个半身像,也许是美术馆出来的惯性,围着它研究了半天,得知道他是佛罗伦萨最著名的一位金匠,叫本韦努托•切利尼。
穿过桥是皮蒂宫,也叫美迪奇的新宫。据介绍那珍藏了包括拉斐尔提香等大师的名作,宫殿后面有文艺复兴风格的波波里花园庭院。刚从乌菲兹美术馆接受教育,想着艺术教育太密集,不会有啥感觉,走了几步后决定放弃。
下了韦基奥桥,沿阿尔诺河漫步:偏西的太阳已经不在耀眼,橘红色的悬挂在天边。身前的河上,泛着粼粼的金色波光。或红或米黄色的屋顶,均匀地染上晚霞。更远处,是薄暮还是炊烟,一丝一缕地渲染黄昏,偶有一只归巢倦鸟,懒洋洋地扇动着双翅,在视线中划过一道优美的轨迹……
面对这景色,我无力指挥我的双脚,只好在河边坐下,目送着最后一抹晚霞消失在深蓝的夜空中。
佛罗伦萨的圣母玛利亚•诺维拉车站下火车是早上十一点三十五分,再次登上火车是晚上八点三十五分。在佛罗伦萨,我逗留了整整九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