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十四) ——里米尼
作者:突然空闲
2877字节
点击:17107
回复:877
所属分类:意大利
创建时间:2011-11-14 15:15:47
最后修改时间:2011-11-14 15:23:00
两天前,我从佛罗伦萨登车北上,只计划在博洛尼亚下车,并无下一步计划:可以在博洛尼亚住下,品尝那里有名的肉糜汁和香肠,参观博洛尼亚大学,那是号称西方世界的第一所大学;也可以在这里转车往西去比萨,看看那被世人皆知的劣质建筑——比萨斜塔;也可以转车往东去里米尼,从那里去圣马力诺。
博洛尼亚刚下车便做出了选择:五分钟后在同一站台有一班开往里米尼的快车,就算是命运的安排吧。
里米尼在亚平宁半岛中部的东岸,这小城市不是意大利传统旅游目的地,这里最知名的是它那长达十六公里的海滩,由此衍生出小有名气的会展、休闲和度假产业。而海滩之于来自厦门的我,没有任何新鲜感可言。
安排里米尼成为一站,有去圣马力诺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找个小地方休整。“玫瑰和皇冠”和佩萨罗迪吧等节目的突然插入,彻底改变了计划中的基调。我决定推迟一天去下一站,补回那既定的懒散一天。
睡到自然醒。醒来看看表,已经近十一点。望着天花板,习惯性地想自己在哪、昨天干了些啥、今天的安排等老套的问题,木木然起床,拎着双肩包去海边。
海岸线是一条十六公里长的平缓弧线,一望无际。没有风,也没有浪,分不清楚是在湖边还是海边。这就是里米尼这著名的海滩。一条条简易的分界线,由沙滩后的酒吧餐厅延伸到海水里,把沙滩分割成一格一格的“责任田”。由于不是旺季,大部分餐饮场所没有营业,对“利益范围”的界限没有过份的明确和强调,但从那一大堆一大堆桌椅,不难想象旺季时的繁荣景况。
一个家餐厅开着门,不过也只卖饮料。来了瓶圣培露(S. Pellecrino)矿泉水,在餐厅的沙滩领地里建立起根据地。过去圣培露偶尔也喝,但从来没有如此密集,它成了意大利唯一的非酒精无咖啡因饮料。
一躺上沙滩椅,立刻觉得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检查各种常用电池电量、非把相机里的SD卡转到电脑里、数个需要打的电话、做旅行笔记、预订下站酒店、查收邮件……
翻出随身带的读物,发现竟然又是林少华译的村上春树作品《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上次带的是《寻羊历险记》,再上次是《舞!舞!舞!》。并非我不喜欢他们,连续三次的巧合,让我觉得有些乏味。索性闭目回忆起上两本的情节,想着想着居然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飞机的引擎声惊醒了我,一架老式的螺旋桨飞机飞过,它距离我大约三四百米,而离海平面不过百来米。
海平面的远处水天一色,凝视片刻后居然感到有些虚幻——自己也许会被吸进那一整片单调的灰蓝色中。一片巨大的云慢慢地翻滚着,由远及近,在头顶短暂停留后又慢慢散去。
又一架飞机飞过,比刚才那架离我还近,近到已经能清晰看到机身的铆钉,还是一架老式的小型螺旋桨飞机,我不知道它的型号。
一个穿着整齐的南亚小伙子,踩着沙来到我旁边,推销了几分钟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饰品,见我丝毫没有兴趣,没再做更多的纠缠。他成为唯一打扰过我的人。
单纯的环境让我变的木木然,机械地补齐旅行手记,随手翻几页村上春树,情绪变得很低落和无趣——没有了时间概念,没有饥饿感,觉得自己不是躺在海滩上,而是漂浮在空气中。
望着单纯的灰蓝色天空,思绪乱飞。随着互联网在生活中的日益渗透,我们的旅游也在逐渐变味,我们能轻松找到各种靠谱的攻略,也能找到各种季节各种角度的和文字介绍感想和图片,每到一个地方,我们似乎唯一的目的就是应证,这让旅游变得便捷和安全,同时也变得无聊:一场已经知道结局的游戏。
明天一早我将上路,没有期许,没有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