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n - 记录个人历史 Ver 3.0.0
http://www.bloggern.com
首页  留言本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彭大肚”
作者:突然空闲   2058字节   点击:4943   回复:628   所属分类:和平街27号
创建时间:2007-02-09 10:41:36   最后修改时间:2007-12-06 15:10:23  
“彭大肚”家很容易被院子里的人遗忘。

“彭大肚”是苏家女主人的大哥,由于肥胖,总挺着个大肚子,当时国人中的胖子还寥寥无几,大家都叫他“彭大肚”,最开始他有些不情愿接受这绰号,尤其是孩子们这么称呼,后来叫多了也就接受下来了。

“彭大肚”家是后院的一间偏房,一张方桌四条板凳一张床一个写字台,是全部家具——数量上少于赤贫的马奶奶。七十年代中期,苏家在后院的两边各搭了一小间房,“彭大肚”占得一间,但家具没有任何增加。

“彭大肚”也在运输社工作,和滕家女主人及马伯伯同一单位,唯一不同的是他是那的白领——财务。文革后期,因贪污公款被锒铛入狱几年。释放后,本来话语不多的他,变得更沉默了。

“彭大肚”的老婆是郊区农民,不知道啥原因,她一直没和“彭大肚”住一起,继续在郊区种菜。偶尔她来院子,总是一副完全的农妇装束,性格也是大大咧咧的。

彭爷爷彭奶奶去世后,坟都就安顿在离大媳妇家不远——恐怕只有这时候,城市里的人们才会想起乡下的亲戚。每年清明,我都和苏家彭家一起去扫墓,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那是一年中为数不多的郊游,除了能爬上山冈看大人们做祭祀活动外,还能深入“彭大肚”老婆家看看农村的真实生活——那是个空气清新环境整洁的农家院落,晾晒着自制的挂面粉条,鸡鸭鹅猪牛数量虽然不多,但个个悠然自得,更不会忘记的是她做的凉面,味道比任何餐厅饭店的好万倍。

“彭大肚”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跟“彭大肚”生活而小儿子则跟着他妈在郊区。不同的生活环境让兄弟两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两人也谈不上任何的兄弟情谊,甚至彼此间不太说话。

“彭大肚”的大儿子脸上有几粒麻子,他的名字中有个“九”字,大家赠给他绰号“九麻子”。他生于五十年代中期,是个非常简单的人,我小时候他总喜欢逗我,却常常有意无意地把我弄痛弄哭,以至我对他产生了巨大的恐惧,直到我进入小学后才慢慢消失。“九麻子”经过了漫长的知青生活,下乡期间,所在的公社及生产队的人不时来家里吃喝和索要东西,如果“彭大肚”真的有贪污行为,想必是需要更多的钱,把他儿子尽早弄回城。“九麻子”后来终于回城了,在茶叶厂里做工人,依旧保持着他的简单,乐呵呵的,不时高亢地左着嗓子喊几句歌,往往一句一天能喊上好几十遍,而且要持续好几个星期。

“彭大肚”的小儿子则完全不能算院子里的人,即便是偶尔来院子,和所有的人包括他父亲都没啥话好讲,唯一的一点和他哥哥一样:乐观,也许人已经在农村了,没有下乡的烦恼也没有回城的希翼,更没有升学的可能。
附件:
评论:
来自: 突然空闲   字节:41  ID:1342  发贴时间:2007-02-12 09:29:43  原贴 
补充:

“彭大肚”解放前是国军中的"宪兵"  

本文允许匿名评论

发表评论:(最长不得超过128KB)
验证码:


您不能对本文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