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n - 记录个人历史 Ver 3.0.0
http://www.bloggern.com
首页  留言本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拿什么做最后抵抗
作者:西门媚   1761字节   点击:8128   回复:628   所属分类:天书
创建时间:2007-11-26 22:52:01   最后修改时间:2007-11-26 23:03:51  
  刚刚看了加拿大的影片《Away from her》,中文名译作《柳暗花明》。
  非常好。
  一对老人,妻子因老年失忆进入养老院。丈夫一个月后,发现妻子已经遗忘了自己,爱上了另一位病友。
  丈夫在整个过程中,经历生离、经历背叛,眼见着爱人去爱别人,爱人失恋,丧失生机,一点点萎靡下去。丈夫完整地经历炼狱,但还要一点点地,为妻子寻找活下去的勇气,甚至要为妻子寻找爱情,甚至要牺牲色相去换取。
  故事讲得舒缓深沉,细致而又节制,所以看起来并不沉闷,而且连时间都忘记了,看到最后,忽然觉得,呀,电影结束了。
  而且背后,有一个博大的关怀在里面。
  这电影能让人想得很多,想得很远。
  想到生命的意义以及其它。
  也想到赖声川的那部《红色的天空》,那部话剧也是以老人院为背景,也让人有想似的思考。但话剧抽象,像诗一些。这部电影细节丰富,像小说。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用什么抵抗人生之短促,如在影片里,转瞬而逝的记忆。如果记忆不存在了,那生命的意义存在于哪里。
  前天看了另一部片子,《弗里达》。
  那部片子拖了很久才看,因为有种抗拒。看了以后,就在想,艺术家的生涯,是多么不安。动荡即艺术生命本身。如果走上了艺术家的道路有多可怕。永远失去安宁。永远没有常人的幸福。激情要伴随终身,就要付出内心宁静的代价。
  看了之后,就在想,如果当年,不留意,走上的是绘画的道路,现在的我,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艺术家的作品即生活。
  好在写作与绘画不同,作家恰恰需要沉下来,做一个旁观者。作家有安宁生活的可能,而且也需要安宁的生活。是一个岸上的人。
  但今天看《柳暗花明》,又让我想到,《弗里达》恰恰能解决《柳暗花明》提出的问题。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
  这看起来,是一句老套的话。但面临永恒的问题时,这是我需要的解释。
  
  《柳暗花明》于细微中表达世界,的确很像小说。我说,如果是小说一定是部好小说。我看了介绍,果然是加拿大一位著名女家作,艾丽丝·蒙罗的小说改编。
  这种关注角度的小说,也像多丽丝·莱辛的感觉。可能,我的趣味,越来越倾向于此。
  
附件:
评论:
来自: 左轻侯   字节:26  ID:7712  发贴时间:2007-11-26 23:00:12  原贴 
什么叫“越来越货币于此”?  
来自: 西门媚   字节:44  ID:7713  发贴时间:2007-11-26 23:06:02  原贴 
哈哈,多谢猴子!这是五笔字型导致的奇怪错误。  
来自: 133.72.15.*   字节:141  ID:7723  发贴时间:2007-11-27 10:55:18  原贴 
还可以去看看日本的《半落ち》,一个丈夫杀死了自己患老年痴呆的妻子的故事。
这样的事情现实生活中也是有过的。也算是抵抗吧。

嗯无话可说的小k留  
来自: 西门媚   字节:24  ID:7755  发贴时间:2007-11-28 13:37:14  原贴 
唔,那,我就会害怕看的。  
来自: 122.24.128.*   字节:55  ID:7778  发贴时间:2007-11-29 23:42:14  原贴 
不害怕的。
抵抗的方式不同而已。

仍然无话可说的小k留  

本文允许匿名评论

发表评论:(最长不得超过128KB)
验证码:


您不能对本文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