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萤袋
作者:商略
2444字节
点击:10727
回复:878
所属分类:乡谈
创建时间:2008-09-10 22:40:26
最后修改时间:2008-09-10 22:40:26
火萤袋
火萤袋喂,
爷爷西瓜挑来哉,
小人小一块,
大人大一块。
捉萤火虫是一件神秘有趣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会念叨着这首歌谣,欺骗高处飞过的萤火虫飞低些,以便我们捉它。一般来说,萤火虫不会受到西瓜诱惑,可有时它果然飞低了,我就相信它是想吃西瓜。
其实我们从来不拿着西瓜去捉萤火虫,因为我们也很少能吃到西瓜——那时生产队不种西瓜,自留地很少,也不种。如果种了,恐怕没到收获季节,也已经被人偷光了。所以后来有人种西瓜时,总会在瓜田边上搭个窝棚,防人来偷。所以看到课本中闰土说,路过的人摘个西瓜吃并不算偷,让我觉得那是羲皇时代。
我一直以为这首儿歌是用来欺骗萤火虫的,后来才惭惭领悟到,它主要是欺骗小孩子的,让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相信,大的一块西瓜,该当让大人吃,小的一块西瓜,才是小孩子吃的。
也许当年孔融也经常唱这首儿歌,唱来唱去,唱得不敢吃大梨头,心想:“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结果变成了千年道德典范。所以这首童谣,主要的还是教化功能。
捉到萤火虫,关在小玻璃瓶里,就将自己想像成故事中拿白练做袋子装萤火虫借光读书的人。不过那时候没有什么书好读,而且萤火虫也照不了多亮,估计那个故事中的人天赋异禀,能暗中视物。
于是将萤火虫带到床上,让它们在蚊帐中飞动,或者就停在蚊帐上,一亮一亮,你就能想像自己在露天睡觉,看着星星。
捉萤火虫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必须在夜里才能捉到。农村里没路灯,夜里的光线来自天上的星月,还有人家窗口漏出的灯光。我们就借着这样微弱的光,在道地里、溪边、机耕路上、田塍上追逐萤火虫。
大人说,停在叶爿上的萤火虫捉不得的,因为它可能是毛辣次公变的。
毛辣次公就是毛辣虫,人的皮肤碰到它,会长出一个个小水泡,很痒,弄不好会烂。所以我们就不敢去捉停在草叶或稻秧叶子上的萤火虫。不过我还是去寻找过的,看看草丛中一亮一亮的,究竟是毛毛虫还是萤火虫:一次也没遇到毛毛虫。
我小时候还以为,火萤袋与祝英台有什么关系,因为袋与台,在我们方言中读音很近。
这种关系还与蝴蝶有关。听说祝英台死后化为蝴蝶,而蝴蝶的幼虫,又是毛毛虫,我认为它与传说中会发亮的假萤火虫长得差不多。所以有一段时间,我脑子里很乱,又是萤火虫,又是毛毛虫,又是祝英台,又是梁山伯,黑夜白天变来变去,一会儿发亮光,一会儿扑扇着漂亮的翅膀,翅膀上有许多不洁的粉末:实在很神秘。
村里有一个人讲梁祝故事说,这对恋人为什么不能成亲?因为祝英台说得不好。她回到家里,说自己找好了丈夫。她爸爸问,是谁?她说:梁山伯。她爸爸一听就火了,什么?两三百?正经人家一个好好的小姐,怎么能嫁给两三百个丈夫?事情于是就吹了。
我听了这个故事,脑子里出现了成群的萤火虫,在溪边的夜色中闪闪发亮——显然我的脑子出错了,不应该出现萤火虫,而是两三百个扑萤火虫的人——接着,我又想,为什么祝英台的爸爸祝老员外,不让祝英台解释清楚呢。真是万恶的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