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杜甫改诗的人
作者:商略
3007字节
点击:12651
回复:950
所属分类:闲话
创建时间:2009-01-10 01:09:39
最后修改时间:2009-01-10 01:09:39
点个卯。。。
给杜甫改诗的人
丁柔克在《柳弧·用词》中,给杜甫改诗,说:“蜀主窥吴向三峡”的“窥”字,用得不好,应该改成“征”。
他说了原因:“昭烈帝为后汉,可继大统,吴即无违盟之仇,亦在必伐之列。夫天子之兵,有征无战,是战尚不可,何得曰‘窥’?当时做诗只取其悲壮苍凉而已,殊失检点。予拟代易一‘征’字,方觉堂堂正正。”
那个时代的官员有这种想法,一点不奇怪。不过我现在看他已经觉得很别扭了。我的想法与当年第一次看《三国演义》时已颇不相同,如果做个选择题,魏蜀吴三国,必选有一个来灭掉另外两个,我选魏。
其实杜诗中“窥”字作“征”字,别的版本已有,如《唐诗三百首》,不过我推测,杜甫当年写的是“窥”字;“向三峡”,也有作“幸三峡”的,更符合丁柔克的想法,他倒没说。
在网上查,发现许多语文课件,将“征吴”解释为“对吴有企图”,不知是怎么想出来的。征吴就是征吴,怎么只会“有企图”而已?这自然是对“窥吴”的解释。真是一笔糊涂账。
我喜欢“窥”字,宁可被丁柔克说成“殊失检点”。不但“窥”字灵动出奇,而且从诗的下文看,“窥”字也更合适,丁自己也说了,悲壮苍凉。
丁柔克接着又说《郑驸马宅宴洞中》中的第一句“主家阴洞细烟雾”,“殊觉费解,且字面之不庄如此”,不禁发笑。杜甫写的是宴席之所,别人读的也是宴席之所,丁先生自己脑子急转弯,想到了女性生殖器,反而来责怪杜甫。
然后他又拈出《醉时歌》中“孔丘盗跖俱尘埃”一句,说:“夫孔子何能与盗跖相提并论乎?况句亦无谓之甚,宜删之。”
看到这里,我觉得已经没法跟他说话了。幸亏他是清朝人,我不会在某个饭局上遇见他。
丁柔克曾指出“小说通病”,不过只是泛泛而指,没有什么意义,宋平生给《柳弧》写前言,说从此“知道他对中国小说的弊端,还是颇有见地的”。这是一句谎言。就算偶有几句说得不错,大多数也是些不着边际的见地。
丁氏自己也写过一部小说,叫《归鹤琐言》,不过好像没有留下来。他说,他父亲在云南时,曾收养过一个过世知县的落魄家人,这件事在他的小说里“言之甚详”。从这个故事,我没法判断他的小说好坏。不过从他修改杜甫的诗,我相信他写不出好小说。
但《柳弧》中还是有许多好玩的内容。也许写得时间长,断断续续的,所以一时道貌岸然,一时又语子不语,一时又很好玩。
有的是他不想写得好玩,可是偏偏好玩了。比如他经常吹嘘自己的医术,但现代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个没有执照的巫医,与冈比亚贾梅总统梦到祖先给他治艾滋病药有一拼。
有的留有浓重的西学东渐的时代特色,令人看了不禁会心一笑。比如第一篇《盘古》,说盘古的身世,还是中国的传说,后半部分说到盘古造人,则已经是圣经故事了——连造出来的人,名字也叫亚当、阨袜。
有许多小故事,却来自他的幽默感,看来他也不是个很迂的人。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举两个例子:
《知州出丑》说:
近日荆门州知州某,讯一生员案,将调干证。生员曰:“老父母虽调干证来,吾何畏彼哉。”某公大怒,喝曰:“汝何言彼哉?我不是彼哉,你才是彼哉,你一家儿都是彼哉。”生大笑而去。
还有篇《糕点干硬》,说一个人深夜去茶食店买到口酥:
店中已睡,其人敲门甚急。店中人大怒,拿出到口酥一枚掷柜上,铿然有声。客人怒曰:“此何物?干硬若是。”店内又掷出鸡蛋糕一枚,中其额上,皮破血流,两相怒詈。店旁一人劝买者曰:“子行矣。子如再斗,伊将云片糕拿出杀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