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n - 记录个人历史 Ver 3.0.0
http://www.bloggern.com
首页  留言本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A
作者:突然空闲   1726字节   点击:8362   回复:835   所属分类:静依的6岁:A-Z
创建时间:2010-01-05 11:30:43   最后修改时间:2010-01-05 11:31:47  
【Accent】 n. 口音, 腔调
  
  说到腔调和口音,静依的成长环境并不算好。
  
  首先是妈妈,虽毕业于汉语专业,又长期生活在大陆,但至今四音还是分不太清:总是把说“包子”说成“报纸”。关于汉语的四声,现在静依是妈妈的老师。
  
  其次是幼儿园,她在幼儿园学习语言的时间,远远多于在家里,静依读了两年小班一年中班两年大班,长达5年的幼儿园生活,她的汉语与其他同学无异,问题还是出在腔调和口音上,因为我也生活在厦门,已经适应带闽南口音普通话,自然很难纠正孩子的发音,而每次带着孩子离开厦门,总会有人说,静依一口的闽南普通话。
  
  在哪个山头唱哪首歌,孩子说话带当地腔调并不让我意外。而在家,则是以四川话为官方语言。
  
  静依的奶奶一口四川普通话(简称“川普”),爷爷虽是安徽人,但常年生活在四川,话音里也夹杂着四川话。经过二老在家里的熏陶,静依已经完全能听懂日常的“川普”甚至四川话。最开始,我觉得这挺自然的事情。
  
  在我读幼儿园时,我爷爷教我背诵唐诗,这项目也成了家里的传统:隔三岔五的。静依幼儿园放学后,爷爷教她背唐诗。这本是好事:爷爷享受了含饴弄孙之乐,静依也多少学些东西训练了记忆养成回家学习的习惯。问题还是出在口音上——常常听到静依背诵的唐诗:“黄‘祸’远上白云间”、“忽闻岸上踏‘锅’声”、“‘鱼’穷千里目”……
  
  其实,我的普通话也混着四川腔和福建腔,对于静依明显的“川普”,听到一次纠正一次,但一是自己的耳音水平有限,一是更正她的发音也不够严肃认真:从来没指望过孩子的普通话字正腔圆。
  
  静依的半吊子“川普”也给大家带来不少的乐趣。一天,静依吃东西的时候塞牙了,大叫:“有东西‘咖’在我牙里了!”这恐怕只有四川人才能明白是啥意思了。比这更过分的还有,上周的一天,我和她玩水前,她突然问:“这样你的全身不是‘打得交石’吗?”
  
  我当场晕倒。
  
  (四川话里,“打石”意为“弄潮”,“交石”即“浇湿”,意为“湿透了”。“打得交石”就是“弄得湿透了”。)
  
附件:
评论:
来自: 222.190.98.*   字节:20  ID:15783  发贴时间:2010-01-05 11:48:24  原贴 
爪,黑幕沙发

鲨。  
来自: 222.35.59.*   字节:16  ID:15785  发贴时间:2010-01-05 12:34:14  原贴 
哇和我头型差不多  
来自: 222.35.59.*   字节:ID:15786  发贴时间:2010-01-05 12:35:10  原贴 
恩俺是胖  
来自: 一虫   字节:37  ID:15787  发贴时间:2010-01-05 13:31:17  原贴 
:) 右边的女孩比较像闽南人的后代。一虫  
来自: 119.145.41.*   字节:14  ID:15789  发贴时间:2010-01-05 17:06:38  原贴 
美女~~~

大M  
来自: 114.93.149.*   字节:92  ID:15807  发贴时间:2010-01-07 13:42:18  原贴 
你的娃儿灵通的很嘛,哈哈……打的交石,哈哈……笑死我了!她会不会说“安逸的很”“巴实的很”?  
来自: 113.83.109.*   字节:24  ID:15813  发贴时间:2010-01-10 20:29:32  原贴 
哈哈,小盆友可爱得紧……  

本文允许匿名评论

发表评论:(最长不得超过128KB)
验证码:


您不能对本文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