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九) ——跑马观花游罗马
作者:突然空闲
3085字节
点击:5763
回复:625
所属分类:意大利
创建时间:2011-11-02 10:26:26
最后修改时间:2011-11-02 11:11:15
离开梵蒂冈已是中午,找了个室外的餐厅坐下,边吃饭边制订游览线路。计划在罗马逗留53小时,去掉吃饭睡觉,扣除那热心干出的傻事,留给罗马的时间并不多。
午饭过后,罗马游才算正式开始。没走几分钟就到“天使城堡”,不错的名字,买完门票进去爬到城堡顶,没有发现有意思的东西:一个坐落在黄金地段的罗马风格城堡而已。城堡外的的桥,和城堡同名,桥上的每个栏杆石柱上都有石像,有点芦沟桥的味道。
离桥不远,有一座颇为雄伟的建筑,门前花园修建景致,走近一看,意大利外交部。门口并没有警卫人员和岗哨。其后,又陆续路过意大利国防部、内务部等,建筑没有外交部气派,门口都同样没有门岗,也没有 “为人民服务”金字牌匾。
“天使城堡”门前那条不大的河叫特莱维河,隔不了几百米便有一座石头桥,而且每座桥都有自己的典故。从此桥走到对岸的林荫道,再从下一座桥走回来,往返几次后竟然有些累。
在一个小广场的附近看到一个不起眼的平房,不时三三两两的有人出入,走进去便看见走廊上排着条十来人的队,队前面有一个一米左右直径的圆的石头,上面有几个洞刚好形成了人的五官……哈!《罗马假日》里有这东西——吓得公主花容顿失的“真实之口”。想了想,我也没啥要验证的,继续上路。
国王广场更像一个广场,占地更大,四周的建筑也更宏伟,经过上午的梵蒂冈的宗教和建筑艺术熏陶,此时我已经无力深究那些建筑的历史与典故。与其说是到过国王广场,还不如说路过,我计划的重点是不远处的下一站:万神殿,
穿过那沃那广场小贩游客混杂的人群,来到那堡垒型的建筑(专业的说法叫“奥古斯都风格”?)——这里供奉着一群这神那神,也埋葬着一些传说中的圣人先贤,一些皇帝国王皇后王后,据说拉斐尔也葬在这里。殿内正厅被罩在一个巨大的穹顶下, 穹顶中央有个圆洞,为大殿提供光源,我一直在琢磨,雨水会不会从那窟窿里灌进来。万神殿始建于公元前27年,那年屋大维自封元首,独揽大权,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特莱维喷泉是游客必到的地方,受《罗马假日》的影响,这里也有“许愿池”的别称。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如潮涌来,一个个装模做样闭上眼睛双手紧合许下愿望,再把硬币扔进池中,铜质钢质硬币,大大小小,均匀地铺在池中的水下,足见其香火鼎盛。
我站在喷泉边上苦苦思索许久,也没有想出自己的愿望。翻弄随身的小包,居然找到一枚一分钱的人民币,毫不犹豫地奋力扔了出去,砸在那海神像再滚入水中——这一定不是池里的第一枚人民币,但或许是唯一的一枚一分钱的人民币镍币——祈求世界和平?
西班牙台阶不在我最早的计划中,不少朋友都建议我一定要去,因其紧邻特莱维喷泉,便成为我今天游览的最后一站。
西班牙台阶如此被倍受推荐,不全是建筑的历史和风格,也不全是西班牙广场上那出自名师之手的雕塑,而是《罗马假日》给这里带来了美丽邂逅的憧憬和遐想,从而成为罗马旅游中最具场景感和仪式感项目。过去游客来这里,女的要穿朴素的连衣裙,在附近剪头发,坐在台阶上吃冰激凌,男的则穿西装,最好是灰色法兰绒的。最重要的一点,必须下午六点前赶到这里。
现在当局禁止在台阶上吃东西喝酒,游客能做无非是坐在台阶上,等着听下午六点的钟声。
我到达西班牙广场不到五点半,游客之多出乎我的预料,广场周围是一圈名牌服饰皮包的专卖店,很明显不对我的胃口。转悠了几圈后,在一个便宜店买了罐啤酒,开始了我一天中的第一个啤酒,也算是我的冰激凌吧。
终于等到了六点,教堂里的钟声响过后,只见......什么都没发生......
西方关于罗马的谚语很多,“条条道路通罗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等等,我复刻了一条给自己:罗马不是一次能游完的。